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豆豆爸爸

廊 桥 弄 古 今——豆妈一家在冬季的西塘,乌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是不是心思太多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而乌镇终究是和西塘不同的江南水乡。
乌镇1.jpg
    就像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姊妹,有着相似的容貌,因为各自的生活背景不同,而展露出别样的风情。

    离开西塘向着乌镇的高速公路上,路旁的大幅广告牌上“地嘉人善,载文厚德”宣传着拥有西塘的嘉善县,只是有着些许的遗憾:天生丽质的西塘,再这样无序地过度开发,也许会是下一个周庄。就像是满面尘霜,终身操劳,憔悴苍老的妇人,虽可以在眉眼间依稀可见往日的风韵,而韶华已逝!又有几人记得当年那顾盼生辉,眼波流转处明眸善睐的秀丽姑娘!

    而乌镇呢,就像是一被精细包装的电影明星。本是来自乡野山村单纯婉约的小姑娘,偏偏被包装成二三十年代旧上海的摩登女郎,麻花辫儿烫成了大波浪,脱下蓝印花布的斜襟衫,套上了时髦的开衩旗袍,衣领还是硬硬的,撑着原本温柔却已然被世风熏陶变得桀骜的头颅。只是也许有着内心深处未曾磨灭,也不会消失,与生俱来的钟灵毓秀,所以一举手一投足还可见隐藏着的灵气呢!

  不必过分申讨乌镇的门票价格。也不必片面地认为乌镇只不过是个没有生气的博物馆。旅游经济也是市场经济,投入当然应该有产出。旅游公司垄断了乌镇的旅游市场,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开发了乌镇,还是那句话:我的地盘我做主!

    其实钱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是白花的,至少五星级宾馆似的景区入口和厕所,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至少我们所看到的景色还是修旧如旧的;至少枕水人家的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还是没变;至少开发商还是懂得“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的道理的;至少并不是所有的有钱人都是为富不仁的,那些展示江南民俗的博物馆里,就有富豪们自费从民间收集的各种藏品。

    乌镇的景区分东栅和西栅两部分。

    东栅还有原住的居民,只是每天生活在嘈杂的景区内,还得遵从如繁文缛节般的景区生活规定,还做不得“靠水吃水“的生意,不知心里是怎么郁闷呢!

    走过取意“左右逢源,气定神闲”的逢源双桥,看到的是财神湾供奉的一尊财神“财从义取利方远,禄随仁施神之明”的对联,做着码头生意的乌镇人遵循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从商信念。几乎每一个码头的一块石板上都刻有“某某地界”,见证这当年水路商道的繁华。可以想见当年码头上热闹的场景:商号装满蚕丝,布匹,茶叶运到十里洋场的大上海,再连夜运回当地生活的必需品:洋货,洋火啦。


乌镇2.jpg

(香山堂内的老郎中在把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因为一个人而出名,一个人因为一个地方而成长。湘西的凤凰是因为有着沈从文,而乌镇是因为茅盾。乌镇的风土人情深深地烙在茅盾的生命里,所以做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茅盾,才会写出《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的不朽名著来。因为茅盾文学奖,我们才拥有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张居正》等新时代的文学作品。
乌镇8.jpg
(昭明书院)
    分别参观了东栅的茅盾故居和西栅的茅盾纪念馆。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茅盾的塑像旁是嘻嘻哈哈合影留念的游客,很遗憾没有留下图片,但有些记忆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的。
乌镇7.jpg
    街道临河而建,临河的一边称作“下岸”,街道的另一边则称作“上岸”。上岸的民居一般都是深宅大院,临街的只有两三间门面。下岸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者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就称为“水阁”。这水阁的模样有点像傣家的吊脚楼,只不过这“吊脚楼”生根在水上,波光相映,别有一番情趣。
乌镇9.jpg
    中午时分,看到紧闭房门的乌镇居民在阁楼上晒棉被,没有阳台的阁楼,被子就铺在楼下伸出去的一截屋顶上;另一户人家的老阿妈从窗户落下一水桶,晃晃悠悠地拎起一桶水。乌篷船吱吱呀呀摇晃着从水阁下经过。这才是水乡真实的生活。

    一直偏爱有历史感的东西,喜欢那种经过岁月洗礼过的地方,褪去了浮华与厚重的色彩,喜欢带有些许沧桑的面容,那背后,便是数不尽的故事,让我陶醉,让我痴迷。

    在江南百床馆里,突然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好龙的叶公:精雕细琢的大床,有着几进比一间卧室还要大的千工床,刻满人物故事的小姐床。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恐惧,觉得阴冷,觉得压抑。
乌镇3.jpg
乌镇4.jpg
(木雕馆里成列的梁上刻的郭子仪过寿)
    还是喜欢蓝印花布。简单的蓝白双色,就象江南小家碧玉的姑娘,清丽秀雅,别有一番素净之美。作坊的木门很高,挂着两枚铜制门环。院子是宽敞的,墙角处,阳光照不见的地方长着深深浅浅的墨绿青苔。院子里搭着高高的竹架,各式的蓝印花布在风里飘荡,阳光透过高墙那火红的树叶,晃了一地的斑驳影子。
乌镇10.jpg
乌镇11.jpg

    西栅很安静,很干净。就像是有些复古感觉的旅游度假村。在入口渡船处看到刘若英为西栅做的大幅广告。总觉得乌镇和刘若英很搭:优雅,从容,淡定,婉约,温润,却很独立。很亲切,很想靠近,但是却无法亲近,无法有着完满的结局。就像刘若英和黄磊的《似水年华》:只会有着短暂的情感交流,即使是情投意合,两情相悦!
乌镇6.jpg
    西栅适合恋人相聚。转角的酒吧,风中飘过的《为爱痴狂》,有点小资,两个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你情我浓。而有着豆豆在耳边呱噪着小口琴,这样冬日温暖的午后,我知道:乌镇,我来过了!
乌镇5.jpg
    行色匆匆。总觉得:乌镇,我并没有抓住它的精髓,那是个适合用心去感悟的地方。虽然也许那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生活着的江南小镇。但很美,艺术加工过后的美,尤其是西栅,真的很美,美到有些虚幻,有些不真实。据说夜晚的西栅更美,也许有机会再去一次!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很是匆忙地补充完此行的游记,肯定有遗漏的部分。

谢谢各位热心的回帖,不一一回复了。关于“才女”,请不要再提,有点羞愧难当。

尤其谢谢芦苇大哥:谢谢你善意的批评。那两句诗词,店铺的老板娘应该有很深刻的理解,是应该和她交流的。但彼时嘈杂的环境,老板娘有些卖弄的神情,是我不愿意进一步交谈的原因。

很喜欢诗词。曾经很喜欢纳兰性德的词:哀怨凄婉却有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深情;也曾被六世达赖的爱情与信仰的纠结而打动过。也许静下心来,某个万籁俱静的夜晚,我会为这个西塘小店的对联写下些文字来。
是,孔夫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谢谢!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豆豆爸爸的文章有风吹过的痕迹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幸福的一家三口!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豆豆真可爱。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我在那里生活了4年,风景确实不错!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又见豆妈游记,和豆妈游记一同回味......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浑身冰凉,头痛无比。宿醉的滋味,真不好受。这样一个早晨,看到豆妈的文字,清清淡淡,比我喝了两杯的立顿更让人神清气爽。

西栅很美,美的让人觉得不真实,在这个商业气息如此浓郁的社会,还会有这样一个安安静静的地方,而且是景点,很让人惊喜。甚至每个空调外机,都用绛色的木头箱子包起来,就怕那份冰凉的白色机械打破了这份古朴与和谐,经营者有此心机,已是难得。还有厕所,和豆妈同感,除去酒店的,那的确是我见过最最干净的公共厕所了。可能这些都是门票的另一种价值体现吧,值不值得,是看喜不喜欢。

就像很喜欢豆妈,出的厅堂,下的厨房,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我们喜欢的文字和人,很多都一样,就常常有认同感,呵呵,世界很奇妙。

我的西栅心情,至今只是断断续续写了一些,支离破碎,惨不忍睹。勤劳的豆妈啊。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百床馆里,我只是从头走到尾,马上就出来了。一样的感觉,冰冷阴森压抑,全是哀怨的气息,让人很不舒服。就在胡思乱想,是不是曾经睡在这个床上的小姐,最终被人负了去,郁郁而终。。。。。
老天爷,原谅我。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为什么豆爸、豆妈每次出行的作业都那么优秀呢?
对于西塘和乌镇,我记得的只有噪杂的人群、肮脏的河水、劣质的商品……
我是一坐车出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乱照、回家什么都不知道。除了当地有什么好吃的还有点印象……
这次回来我仔细的想了想,原来我最喜欢独自骑车在路上的感觉,到哪里对我来说真的不是那么重要。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为什么豆爸、豆妈每次出行的作业都那么优秀呢?
有风吹过痕迹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11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真得想死个人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2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不许孤眠不断肠,不负如来不负卿。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9-12-29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