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山门 E币 个
精华
积分24
注册时间2016-8-20
|
发表于 2016-8-20 1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经过重重市场调研发现日立品牌性价比可以,但是发现日立里Ex PRO 和VAM mini在卖点和宣传上大同小异,但价格差距较大,两者如何选择十分纠结。首先看装机容量。
EX最大6P
VAM从小到大,大的十几P都有。
分析:
这个参数对于用户来说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影响,除非有特别大房子EX不够用那么直接用VAM也就不就结了。但是这个参数从侧面应该能反应出一个构架系列平台的能力,可以看出VAM肯定要高端一些,但高在哪里还看不出。目前来说这个参数没啥用。压缩机。压缩机应该是空调的关键技术。
EX双转子压缩机
VAM漩涡压缩机
分析:
这个参数我感觉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就是个卖点,想想我自己平时用分体机的经历,只要用的好,我还管他什么压缩机,无非就是买的时候看下,用的时候没感觉,只要最终效果行就行,这个压缩机的牌子也不能当饭吃。
但是压缩机型号却直接影响某些使用参数。
从参数看,等量的制冷量转子压缩机的输入更大,也就是用了更多点,但是在宣传上,两者的能耗却十分接近都是6.0左右,还有一个特征就是转子压缩机参数里喜欢提到IPLV能效,但是涡旋压缩机的机型就很少提到,包括其他品牌如东芝、三菱、大金也是这个情况。根据网上一些对两种压缩机的说法,我觉得可能是转子的开的小比较省电,漩涡的往大了开才能体现节能优势,因为IPLV需要测量25%、50%状态,所以漩涡的回避了?转子的反而大书特书?
对于我家来说就三口人,最多开不过两台机,那么按照我的猜测,转子的更适合,或者最多两者半斤八两,多以节能来看,同样的制冷用起来应该没啥区别。所谓技术也就是个宣传,什么二代三代我想不应该影响我的选择,否则东芝不是该玩完了?因为我家要用到160的机型,这里看下160机型的制冷/制暖参数
EX 155/170
VAM 155/180
分析:
两者的制冷一样,但是制暖EX低了。然后又查了140和更小的机型,两者参数都是一样的。因此我大胆猜测下。EX本身就是小机型构架,为了迎合市场做了160,但是已经是极限了。介于体积大小以及换热能力的局限,在最大型号160的制热换热上已经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勉强把160这个型号做出来了,但不象VAM这样从容。我个人感觉如果买160型号制热上从参数看明显就差了VAM一筹!实际运行的情况VAM应该更从容些。如果是选更小的型号,或许VAM和EX并没有什么是用感觉上的不同。配管长度
EX 60m
VAM 180m??记不得了,第一分歧管到最后一台机器之间60m?好像是这个参数
分析:
VAM写的很明确,但是EX写的有点模糊了。
180M?但是第一分歧管后才60M,那么也就是室内走60M最多,剩下的120M干嘛?主机放在120M以外?结合主机落差30M这个参数看,VAM还真是中央空调,装在大楼的机房,或者放在楼顶拖楼底都行了,就是别墅也用不到这么个配管啊。
EX 60M,没说分歧管后多少米,但是就这么模糊计算下,差不多就是绕个大户型的长度,确实定位在家用。大师针对别墅,似乎有点局促。应该适合大部分房屋。对于我家跃层来说,两者用起来因该没什么感觉上的差别谈谈构架,这个应该蛮虚的,但是对比自己搞的汽车专业,我觉得可能有这么说法在里面。
VAM:脱胎于setfree mini,而后者又脱胎于setfree,是日立正儿八经的中央空调,虽然经过几次简化,但是基本构架应该没变,架构思路应该是真正的“中央”,就像汽车的XX平台,即使再怎么简化配置内饰,底盘性能还是刚刚的。
EX:全称EX PRO,改进自 EX系列。EX系列只有最大125的小机器,配管、落差等参数和VAM天差地别。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以前只能变频一拖X的变种和改进,是普通空调的进化。虽然已经实现多联功能,但是内在架构应该还是比较传统的。就像把QQ拉了轴距加了配置变成豪华车,但是估计底盘性能也只能一般般了。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分析:
架构这说法,只是我这非专业人士的猜测和感觉,真是用起来的情况不得而知,但是这种档次的差距是直接影响了很多直接的参数,比如最大拖拽个数、配管等。
对于我这个跃层来说,老EX肯定低了、VAM却富余了。但是从低端提升上来的EX PRO我觉得毕竟不是针对这种中间层次房屋针对性开发的全新产品,只是改一改满足能用,那么我个人觉得从这方面考虑宁愿选择高一档次的产品,毕竟这个差价还在接受范围内。产地,看看压缩机吧
VAM 台湾日立
EX 国产
分析:
国产、进口的说法总是被经销商拿来说事,但是经过我的冷静思考,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首先,进口的也要看是哪里进口的,要是在毛里求斯盖个工厂难道会比中国工人做的好?日本工人就没有混日子的?这个还是要看工厂的管理。同样的国产,上海大众的车子工艺不是一样刚刚的,但是看看印度的菲亚特出来的车子,内饰缝能进手指头了!人家**也是全进口!!这个问题我觉得就事论事吧,去实体店看了两种机器,个人没看出什么做工不好东西,无论国产进口因该都是值得信赖的吧。如果有对合资工厂知根知底的朋友蛮烦介绍下,国产的工厂管理、供应商渠道到底怎么样。室内机这块比较奇怪,两者的室内机型号不一样,也不可以通用。但是无论从表格参数还是图片来看都完全的一样,甚至我对此了两本册子的图片细节,甚至可以确定图片是同一张!
分析
不能通用可以证明两者在电子通讯机制和工作架构上确实不同,这就是一块电脑版甚至是程序的事,硬件上有区别吗?不得而知。按照一般分析,如果在组成结构上有变化或者是外壳结构上有所增减必定影响重量,但两者重量完全一致,功率耗电等也完全一致!我只能认为两者机械结构一致。那么500多得差价哪里来呢?一种或许是vam利润更高,还有种就是零部件同型号不同档次供应商供货的降本行为吧。室内机高度差
ex 3.5m
vam 15m
分析
从数值上看,两者用来做我家的跃层都是够了。vam的15m有点大材小用,这是真正针对别墅的,跨3层以上肯定上vam。但是ex的前身,老ex的参数是2m,也就是并不能跨层。现在的这个值是怎么做到的呢?榨取剩余性能牺牲一些东西来勉强达标还是重新设计构架的呢?这是我心里的一层担心阿。vam原生就是为跨层服务,肯定放心。但若是ex的跨层也能完美达成我也没必要去追逐15m。这个需要专家来解答了…我还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