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84|回复: 49

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9 0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豆妈和豆爸有一个约定:为了照顾家庭和游山玩水不相冲突,一人与户外组织外出,一人在家留守。上次东极出海是豆妈,这回挺进大别山该轮豆爸了。可是可是,这样炎热的天气,豆妈怎么忍心让豆爸去饿肌肤劳筋骨呢。于是于是,哎哎,最终随征途出征的依然是豆妈(太痛苦了呀)。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儿个上演的折子戏名叫“豆妈替夫出征记”。
7月25日晚8点多,征途27名驴友坐上金龙大巴浩浩荡荡地出发了。九个小时的车马劳顿,清晨4点多,我们来到了在驴友中很有名气的心愿农家乐,征途这次的龙井河,百马尖穿越的向导老蔡的家。卸下背囊,豆妈就在老蔡家堂屋的地上铺上地垫,在全国驴友的注目礼中美美地打了个盹。
   



夏日山里的清晨温度要比城市里凉爽许多,吃完稀饭,馒头,在向导老蔡的带领下,大巴送我们到进龙井河的入口。下到谷底,渐闻水声潺潺,转过几道湾,水流声越来越大,清脆爽朗,空中漂浮着一丝丝的水气,不雨而润,不烟而晕,青石板路旁竹木阴森,苍翠重叠。拾级而上再顺梯而下,不停地转弯再转弯,不一会儿,叮咚流淌地泉水映入眼帘,泉水敲打着岩石,激起一层层的浪花,通体透明,清澈见底,碧水如玉。好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龙井河啊。




踩过溪水中的一块块的岩石,跳上高一些的岩石,耳旁不停传来同行驴友不小心滑入水中夹杂着兴奋地尖叫声。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水路九连环,路渐渐的难走了,一条年久失修的栈桥横在路的前上端,向导老蔡身手敏捷,噌噌噌爬上面前滑溜溜的岩石,在一棵树上系上绳,大家攀岩上去后,再沿着已经掉了好些块木板的一步一步地慢慢往前蠕动。哎呦,可惜了豆妈雪白的裤子啊,脏得让人不忍心看(后来才知道这儿的难度简直不值一提)。因为太快乐了,背上的背包仿佛轻如鸿毛(最重的帐篷在花子的背囊里呢,嘻嘻)。汗水滑过脸颊,滑过手臂,滴落在脚下的路面上。近了近了,哗哗地水声越来越大,龙井潭瀑布到了,“初见某地,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凌,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豆妈不禁陶醉在初初相见的瀑布中。龙井潭瀑布落差达56米,水势由峭壁下泻,气势汹汹,水沫飞溅,遥看如匹练下垂。潭的四周山坡上种植着国家一级保护树种--红豆杉。



                  (中流击水)
                        
早就预谋在潭中畅快地游回泳的几名男士在寒流的带领下纷纷下水,先是高台上“通”的一声落入水面,再是“啊”的一声惨叫,那必定是潭水冰凉的刺激加上在这素有“四两蚕丝不见底”深的龙井潭里游泳的快感才会发出的叫声吧?耀眼的阳光照在潭水泛起的水雾上,真的是“赤橙红绿蓝靛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啊。
近11点半,大家在蔡向导的带领下来到了当地村民建的一个营地安营扎寨,就地休息。营地的老板是个满身刺青,彪悍有力的40岁左右的中年汉子。在商品经济的年代,即使是远离城市的山村里,想要在旅游这块蛋糕上吃上一块好像也的确需要些黑社会的手腕和力度吧?(因为第二天一早,他非常凶狠地殴打想帮我们背包的另外一个村的妇女,豆妈对此人相当地鄙视)。老板的女儿是个放暑假的上初中的小姑娘,我们在营地的三顿饭都是她烧的,勤快而肯干,帮父母从山下背啤酒,菜,到泉水边洗洗涮涮,没有一分钟休息的时候。一在树桩的小狗温顺地搭垂着眼睛,对我的热情招呼充耳不闻,一幅“豆妈没见过市面”的不屑表情,


可爱极了,保安队长,你比你的男女主人要招人爱的多了。



  开饭开饭,”在海拔近1000米的营地上,在用防雨布搭的简易餐厅里,大家举起手中的海碗,大口地咬着喷喷香的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此情此景,豆妈真想大呼一声“小二,上两斤熟牛肉,要切的薄薄的,再给本姑娘打上二斤好酒来”。那才应景呢。幽默,诙谐,插科打诨,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走到一起的驴友彼此间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喜悦就象这正午的阳光一样热烈而沸腾。40瓶啤酒不知不觉在欢声笑语中被大家消灭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酒足饭饱,小憩一会儿,豆妈和几位驴友在菊姐的向导下溯溪而上,接着去探访杯中瀑和鲤鱼跳龙门,脱下笨重的登山鞋,换上溯溪鞋,在溪水中游走,在礁石上跳跃,清凉的泉水轻吻着脚踝,横行霸道的小螃蟹下吓得钻回石头下躲闪起来。




翻过了几个山头,经过了几座落差不大的小瀑布,水势越来越猛,可是传说中龙井河的另外两座瀑布却虚无缥缈,不见踪影。
几个驴友想打道回府回营地了,可是,古诗为证:“山穷水复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豆妈不死心,接着往前走,山路越来越滑,阴错阳差地,我们一行走到了一处四面环山的谷底,又大又壮观又美,落差76米的龙门潭瀑布就躲藏在这里,绝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因为被圈在山脊里,仅三米宽的门又被另一山岩迎面拦住,形成一个自然“龙门”。传说每年5月山洪爆发时,各地经过长期修行的鲤鱼汇集到此一展身手——跳龙门。跃过龙门即成龙,跃不过游回原处继续修行。非常遗憾的是豆妈错过了杯中瀑,这是豆妈此次穿越中的缺憾,也许以后有机会补上。.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形于色也)
27日凌晨4点,在营地女主人的声声催促中,睡眼惺松的驴友们挣扎着从帐篷里爬起来,捆扎好行李,今天有将近60里的山路,对豆妈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犹豫再三,还是放弃了自己背背囊的想法,请山民将背囊背回山下蔡向导的家中。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决策绝对是英明果断的。
复制完昨天从营地到龙门潭的路,26日下午在营地休息的驴友在山谷里的龙门潭游览。这时不幸的事发生了,自以为轻车熟路的豆妈从溪水的一头往另一头跳时,结结实实地掉到了水里,从膝盖往下潮个透,豆妈的一双登山鞋啊,豆妈的纤纤玉足啊,古人曾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倒出满鞋腕的水,豆妈想想刚刚开始的漫漫征途,噢噢,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怎么办呢,不管他了,就这么走吧。
此行最危险的鬼门关就在龙门潭的旁边,身旁一个个的驴友已经开始往上爬了,豆妈拧干袜子,套上鞋子,爬吧爬吧。鬼门关的坡度在75°到85°,几乎直角。手在这里的功能就是攀爬,人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四脚动物。潮湿的泥土,凸出的树根,树旁缠扎的藤蔓,裸露的石块,这就是豆妈眼前所见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前进,(sorry,sorry ,歌词打错 ,更正为:向上向上向上,我们的队伍向上爬)。鬼门关最后一段向导在前放下绳子,改攀岩了。过了鬼门关,险处不须看。穿过山脊的石洞,往洞下跳,想起毛主席的词来“天生一个仙人洞”,豆妈才不爱鬼门关这名呢,叫仙人洞多好,那豆妈岂不变身为落入凡间的精灵了吗?别有洞天,几步开外,一朵野百合寂静地在山谷中开放着。孤芳自赏,怎会?就算再留恋开放在水中娇艳的水仙,如此短暂的相逢也会让豆妈想起仙人洞口的野百合,像一阵春风柔柔地吹进豆妈的心中。






蔡向导已是不大不小的名人,公务繁忙,今天我们的向导是一个50多岁的精瘦男子,因为70元一天的向导费耽误了他在家打工,所以颇有怨气,不停地催促大家赶路,我们就象疲于奔命的驴子,马不停蹄地奔啊奔啊。穿过一道道比一人还要高的青纱帐,不知名的野草,野蔷薇,搞笑的驴友不停地大喊:“别打我的脸,我还靠它混世呢”。裸露的手臂被刮出一道道细细的口子。有很长很长的路,大家都要弯着腰走,登上杖又用来走路又用来开道。豆妈的眼前看到的是前面驴友不停移动的双腿,抬头看到的是前面驴友的屁股,回头看到的是驴友的后背,左右就是各种不知名的植物。鼻子里呼吸到的是汗臭味和长期挤在一起没有散发出去的各种植物的怪味。。山大王蚂蝗趴在路旁的树叶上瞅准了机会就钻到经过的人身上,不少驴友中弹流血。豆妈胆战心惊地行进在队伍里,心里不停的默念上帝保佑。领队花子说:“怎么你们都被蚂蝗叮着,我一点事都没有。”听听,山大王啊山大王,难怪你只能落草为寇呢,有话说的好“擒贼先擒王”,你侍强凌弱,算什么本事啊?
山越行越高,沿途的树木也由阔叶树慢慢的演变为针叶树,毛竹到海拔1400米的山岩处不少已被折断。比起精雕细琢地五针松盆景,一路上的苍松苍劲有力,万木参天,清幽欲绝,怪石凌厉,石牙横竖错落,似断似坠,树上石上,枝叶光怪。










经过与黄山怪石,苍松别有一番风情的十里长岗,队伍来到了大别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763米的多云尖,山顶还有建于汉朝的多云寺,虽然香火不再,但保存相当完好。顶上的空地有大片的蒲公英随着丝丝微风,不经意地飘洒着种子。一年过7旬的采药老者一手持一株七月之花,一手拿着小铲子在寻觅药材,而且还背负着一袋东西。不知豆妈70岁时空手能不能登上多云尖来呢?稍作休息,豆妈晒晒晤在登山鞋里的一双脚,呵呵,七月的天气里,它们竟然能冒出腾腾热气来,辛苦辛苦,要不是怕吓着同行的驴友,豆妈真想抱住这双脚狠狠地亲个够啊。




中午一点大家继续开拔,一貌似强壮者痛苦地喊着:我不想走了!噢,很大的玩笑噢,选择题:A继续前行;B原路返回(没有向导肯定找不到路);C就地坐以待毙。生存还是死亡,这不仅仅是哈姆雷特的问题。虽然这强壮者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但再崩溃也得麻木地前行,穿越一定意义上等同于部队的拉练,考验的不仅仅是体能,还有毅力,坚持到底就是胜利,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开路yimasi ,走吧走吧,大别山的最高峰白马尖还在等着我们呢。





去白马尖要先从多云尖下行到半山腰,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的山坡朝向西,都是风化的岩石,而且坡度很斜,一根登山杖根本维持不了平衡,豆妈摔了N跤,刚开始的两下,豆妈还有些羞答答地,觉得有失脸面,后来顾不上了,刮风了,天上乌云密布了,打雷了,闪电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山上的雷电总是阵势逼人,怎么快怎么来吧。下到半山腰开始丢雨点了,已经登了一半白马尖的四个南京驴友撤了下来,这更动摇了一部分本已很累的驴友的心,决定就势下山。豆妈才不呢,上次东极那么大的雷雨豆妈一人还环岛呢,这点风雨小CASE啦。可爱的花子侄子把自己的雨衣让给了豆妈,穿上雨衣,跟随其他老驴继续往上爬。其实白马尖虽名为大别山第一高峰,但海拔1774米,仅比多云尖高出几米,不过这数值意义上的几米换成距离就拉长了许多许多。豆妈在风雨中跌跌爬爬地登上了白马尖,戴上花子的海拔表留个纪念,记住这意义非凡的一刻吧。撤下白马尖时,山上开始起雾了,对面的山掩埋在雾气里,雾慢慢地移至我们的周围,太奇妙了,豆妈此时就是漫步云端的仙子,雾气的清新,雾让近在咫尺的驴友飘飘然,衣袂带风。不一会儿,雾散开了,拨开云雾见日月,一切又那么清晰可见。











下午五点多,我们回到了山脚下另外一个村落,历时11个多小时。
    常常想:穿越的意义是什么?自虐吗?七月流火,炎炎夏日里呆在空调房里,吃着冷饮,听着音乐,看着杂书,何等惬意。可是可是,那样的豆妈眼里没有风景,一尘不变的日子里,好像人会慢慢沉浸下去.。常常想:那个宁静寡言的豆妈是自己,还是走路带风,活泼多话甚至饶舌的豆妈是自己?感谢穿越让豆妈的杂念和私心,在穿越中过滤:让豆妈的痼癖和惰性,在穿越中逍遁;让豆妈的智慧和情感,在穿越中萌发;;让豆妈的的人生,在穿越中升腾。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群懂得并享受生活的人。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写得很精彩,建议版主加精


难得做一回地板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豆豆妈妈 你好厉害呀哈哈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认真拜读了,豆妈的文笔真是好也!我要收藏哦。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40瓶啤酒,够小姑娘背的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好贴。。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图文并茂。真不错!
光影魔术手的水印有点刺眼,我那有光影魔术手的注册机,叫豆爸去考。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穿越让豆妈的杂念和私心,在穿越中过滤:让豆妈的痼癖和惰性,在穿越中逍遁;让豆妈的智慧和情感,在穿越中萌发;;让豆妈的的人生,在穿越中升腾。
精彩的旅程,精彩的文章,精彩的豆妈!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我很荣幸在这次穿越中结识了这帮驴友,豆妈也是刚刚的,期待着与豆爸同行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诙谐幽默的叙述当时的情与景。
让未去者身心感受。。。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先是高台上“通”的一声落入水面,再是“啊”的一声惨叫


水看着好,其实晾,我不叫我等你们叫


豆妈刚刚地,拿了个第一(摔跤冠军)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豆豆+阳光雨露=豆芽(+风吹日晒)=豆秧(+风调雨顺)=豆豆!!恭喜,恭喜,豆豆爸就等秋收了。。。


       多彩的豆妈+体贴的豆爸=精彩的旅程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08-7-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发扬“龙马精神”,将驴行进行到底――豆妈龙井河,白马尖穿越记

我来翻页哦!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1: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