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 电 影
最近接二连三地看了几部电影,古今中外的,兼容并蓄。
日本电影《收殓师》让我泪流满面,唏嘘不已。剧情很简单。简单到如同一杯白开水,淡而无味,可是却意义隽永,回味悠长。死,同生一样,是人不能回避的命题。可是用每日里和死人打交道的收殓师的眼睛去看待人生,你就会明白,死一样高贵尊贵,如同生。当亲人撒手西寰,所有的人生问题不过是过眼云烟,没有过不去的坎,在死的面前。
《真爱》里黑人女孩的屈辱和无言的抗争。
《穿普拉达的女王》中,那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女孩理想和现实的纠结,一边是光鲜美丽的时装界,那是许许多多女孩梦寐以求的人生;另一边却是踏踏实实的文字编辑和记者,那是安吉丽雅自己的理想。会有迷失,在生计面前;会有挣扎和奋斗,在机遇面前。非常喜欢女主角安妮.海瑟薇那自然明亮的笑容,灿烂明媚,还带有些许孩童的天真可爱。当然还有片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时装,很养眼,很养眼。
还有香港的贺岁片《花田喜事2010》和《七十二家租客》,明星阵容强大,搞笑十足。还是很喜欢吴君如,很是赞赏她的无厘头,挤眉弄眼,搔首弄姿,女人能不忌讳地饰丑,且丑的让观众接受,我认为华人影坛里,她是翘楚。到现在还能记得最早的《花田喜事》里,黄百鸣沾着吴君如黑如墨汁的洗脚水写休书的那场戏,暴笑啊暴笑。
成龙的电影,部部不拉,虽然他一转身,一抬脚,我都知道下个动作是什么,明明知道已经是落入俗套,英雄加美人,一成不变的套路,还是抵制不了地去看。自打《玻璃樽》后,我失去了对成龙的喜爱,突然觉得为老不尊,茫然自大的面孔有点让我厌烦。可是今年的《大兵小将》有点意思,虽然满是男人的戏里,还是莫名其妙地添加了一新“龙女郎”,照我看,她的戏份咔嚓掉也丝毫不影响剧情。还是王力宏饰演的好看,不仅仅是演员英俊潇洒,举手投足间逼人的帅气,还有他本人会点武术吗,一招一式还是挺唬人的。老了的成龙还是生龙活虎,还是充满着史诗般的英雄激情。
可是大哥周润发就有点让我失望了。曾经那是我年少时的偶像,玉树临风,风流倜傥的许文强西装革履,围着白围巾,打着油伞,和清纯靓丽娇艳如花的冯程程,在雪花飞扬的街道上的那出戏,是我关于爱情最美好的憧憬;《英雄本色》里叱诧风云,勇猛无敌的小马哥手抱机关枪,带着墨镜,在风中冲进沙场,坚定的步伐,风卷起风衣长长的衣炔,让我心动不已,那是我对男人最完美的定义。可是,英雄暮年啊,发哥怎么也就老了呢?《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和斯琴高娃配戏的周润发眼神呆滞,动作迟钝,驼背弓腰。明明演的是吃软饭的,靠皮囊和假仁假义欺骗女人的钱财,需要表现的是灵巧和机灵,可是发哥只表现出其小人物的悲凉和凄惨,遗憾。
《孔子》里的周润发依然让人失望,不知道是自生文化修养的原因,对儒家文化理解的不到位;还是此部电影角度奇怪,反正周润发在《孔子》里的表现是江郎才尽,换言之,黔驴技穷。如果如导演所说:不看《孔子》,就不算中国人。天,她是指孔子还是电影《孔子》?孔子在世时并非是春风得意的一个人,他的施政抱负屡屡不得实现,他的恢复周礼“八佾舞于庭,是可忍恕不可忍”不被现实理解,并不只是夹子谷之战的智勇,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不是风光而是无奈。两个小时的浮光掠影来展示圣人的风采本非易事,更何况这样的面目全非,戏说孔子,惨不忍睹,不忍卒看。
要命的是周迅的角色:南子,这个恶搞的年代,连孔圣人都在劫难逃。《史记》中《孔子世家》里孔夫子云:“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那是在卫灵公和妇人南子驾车出游,让孔子随驾,夫子所发的感概。电影中周迅所演的南子眼波流转,顾盼生辉,风情万种,话里藏话的挑逗:“夫子所言的仁义之人的仁,是否包括南子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吗?”讨厌,相当的讨厌,电影要票房可以理解,但让恶俗污染文化,不能容忍。虽然很喜欢周迅,觉得她狐媚妖艳,够诱惑。即使《风声》里她把地下党员顾晓梦演出风尘味儿来,但也没有像南子这样的角色让人反感。
不说了,电影只是生活的调剂。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