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2|回复: 0

以案释法 | 用“替身”代为上课,这样的委托合同有效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3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找了“替身”代课、代写作业,对方收钱后却未如约履行,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近日,温县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因“代课服务”引发的委托合同纠纷案件。


1.jpg

基本案情



原告小艺(化名)是国外某高校的在读留学生。2025年3月,小艺通过社交平台获得小照(化名)的联系方式,向其咨询“代课服务”的相关事宜。后经双方约定,由小照安排人员代替小艺完成出勤上课、个人作业及小组作业等学业任务,小艺则需支付各项费用共计2万元。(其中包含“代课”费用8500元、“个人及小组作业”费用7500元,“服务费”4000元。)


双方达成约定后,小照通过微信向小艺发送了一次课业任务,小艺查看后表示接受。然而,后续小照始终未能确定具体代课人员,无法按约定提供“代课服务”,反而向小艺提出“增加费用可安排与其相貌相似人员代课”的方案。小艺对该方案表示拒绝,并要求小照退还已支付的2万元。小照承诺“将在3至7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但却迟迟未履行。


同年6月,小照又向小艺推销“改分服务”,但最终分数并未达到其承诺的分数标准。因退款事宜多次协商无果,小艺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小照返还其2万元。

法院判决



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原告、被告双方之间的“代课、代写作业、改分”约定是否合法有效。根据《民法典》第153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本案中,双方约定的“代课”服务,实质是通过他人顶替出勤,规避学校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行为。“代写作业”服务直接违背学术创作真实性要求,“改分服务”更是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篡改学业评价结果。上述行为均严重违反学术诚信原则,破坏教育公平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明显违背公序良俗,因此双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应属无效。


同时,依据《民法典》第157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小照基于该无效合同收取的2万元,属于因无效民事法律行为取得的财产,依法应当予以返还。最终,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返还2万元。

法官说法



学术诚信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准则,是维护教育公平与学术秩序的根本保障。本案中,无论是原告试图通过“代课、代写”规避学业责任,还是被告以“代课、改分”为业牟取利益,双方约定均因违背学术诚信、损害公共利益而无效。


法院判决被告返还全款,并非认可原告行为合法,而是基于“无效合同下财产返还”的法律规定,避免被告因违法约定获利,同时也让原告为自身过错承担“诉求实现依赖法律纠错”的风险,明确“违法行为无赢家”。


对学生群体而言,学术诚信是学业与职业的基石,试图走“捷径”不仅可能面临财产损失,还可能因违反学校规定被处分、甚至影响学业资格,需摒弃侥幸心理;对提供“代课、代写、改分”服务的主体而言,此类行为并非“民事交易”,而是破坏教育秩序的违法谋利行为,不仅合同约定无效,若情节严重还可能涉嫌其他违法犯罪,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五十三条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11-1 20: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