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年-09-16 七年后(18年08-17-19)的今天再次来到湖北恩施,见到了分别58年至44年的老战友,心情特别激动!
昨天 阅读3155
七年前的今天,我曾踏上去恩施的旅途,心中满是期待与憧憬。而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心中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牵挂。五十八年,四十四年,这些数字在脑海中反复翻腾,仿佛在提醒我,这一次的重逢,不只是与老战友的久别重逢,更是与时光的对话。
夜幕降临,女儿城的街道渐渐亮起了灯笼,暖黄的灯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映出斑驳的光影。我缓步走在街头,耳边是风拂过屋檐的轻响,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街边的“恩施硒茶”招牌在夜色中泛着微光,茶香似乎从记忆深处飘来,唤醒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
女儿城的建筑古朴典雅,红灯笼高挂,木栏杆上点缀着节日的装饰。我站在“女儿城”三个字的牌匾下,望着那几根撑起入口的柱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这不正是我们当年在军营门口分别时的模样吗?只是如今,我们又重聚在这片土地上。
夜色渐深,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盏灯在风中摇曳。我坐在街边的一张木椅上,望着远处的高楼与古建筑交相辉映,心中感慨万千。两尊金色的雕像静静伫立在不远处,仿佛也在见证着这一刻。我仿佛看见了我们年轻时的模样,意气风发,无所畏惧。
终于,我在一家挂着红灯笼的马鞍山居客栈前见到了他们。几十年未见,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熟悉的眼神、爽朗的笑声,依旧如初。我们紧紧握手,没有太多言语,却胜过千言万语。那一刻,仿佛时间倒流,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夜晚的古建筑广场上,灯笼与彩灯交相辉映,飞檐翘角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庄重。我们并肩走在广场上,回忆起那些年一起走过的路,一起扛过的风雨。一位穿着传统服饰的女子从我们身边走过,红白相间的裙装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仿佛是时光为我们准备的一场视觉盛宴。
我们走进一家名为“花间里”的茶馆,门口的绿植和红灯笼让人感到格外温馨。我们围坐在桌边,点了几道当地名菜,喝点小酒,话匣子一打开,便再也收不住。那些年在军营里的趣事、训练时的艰辛、分别时的不舍,都一一浮现眼前。
茶馆里灯光柔和,屋檐下的红灯笼映照出温暖的光。我们聊着天,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墙上挂着的菜单和广告牌,仿佛也在默默记录着我们的重逢。那一刻,我忽然明白,真正的友情,是经得起岁月的洗礼的。
穿着浅蓝色衬衫的老战友周清才坐在我们旁边,他挥手致意,笑容可掬。他的身边还有一位战友,正微笑着看着他。我们彼此点头示意,仿佛早已相识多年。那一刻,我忽然觉得,人生最珍贵的,不是时间的长短,而是那些能在岁月中依旧熠熠生辉的情谊。
我们走出茶馆,夜色已深,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盏灯在风中摇曳。我们并肩走在街头,脚步缓慢却坚定。远处的建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仿佛也在为我们这次重逢默默祝福。我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归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