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18|回复: 0

25年09-13-- 31年后(94年04-09)的今天再次来到重庆渣滓洞接受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17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25年09-13-- 31年后(94年04-09)的今天再次来到重庆渣滓洞接受教育。和以前看到的有点不一样,据了解被山洪冲毁后又重建的!
09-13 阅读6876
三十余年的光阴,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当我再次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重庆歌乐山麓的渣滓洞集中营旧址,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1994年的那个春天,我曾和同事一起到这里参观学习,那时的渣滓洞还保留着上世纪的风貌,斑驳的墙壁、昏暗的牢房,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而如今,眼前的景象却让我有些恍惚——眼前的建筑焕然一新,青瓦白墙,绿树成荫,一切都显得那么整齐、那么“现代化”。













我缓步走过刻有“渣滓洞”字样的大石旁,心中不禁想起当年的景象。那时的渣滓洞,虽然也经过修缮,但整体风貌还保留着历史的原貌,那种沧桑感让人不自觉地肃然起敬。而如今,这里不仅重建了被山洪冲毁的部分,还增设了许多新的展览内容。我走进内院,看到那块放风坝依旧在,男牢女牢的房间也依旧排列整齐,只是墙壁更加洁白,木门更加光滑,仿佛时间的痕迹被人为地抹去了一些。







在一面墙前,我驻足良久。墙上用蓝色颜料书写着中国国民党的党员守则,内容包括“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等十条守则。这让我想起当年在旧址中看到的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宣传标语,那种时代的印记如今又重现眼前。只是,如今的我已不再年轻,面对这些文字,更多的是思考,而非当年的愤慨。







我走进一间具有历史感的建筑,站在旧式木窗前,仿佛能听见当年的低语与呐喊。墙壁上展示着几位历史人物的照片与生平介绍,他们的事迹让我再次感受到那段岁月的沉重。江竹筠、李青林、张静芳……这些名字早已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她们在狱中坚持信仰,宁死不屈,最终在1949年11月27日的那场大屠杀中英勇牺牲。










一张关于重庆解放后被人民政府逮捕法办的主要军统特务的名单,也让我驻足。这些名字曾是当年的“恶魔”,如今被列在墙上,仿佛是对历史的审判。我看着他们的职务与判决结果,心中五味杂陈。历史终究是公正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一张复古的木桌前,我停下脚步。桌上摆放着绿色台灯、电话、茶具和文具,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特务们的工作场景。虽然“请勿触摸”的标志提醒着游客保持距离,但我仍能感受到那种历史的温度。这些物件虽已陈旧,却依旧散发着当年的气息。










在一面展示四位女性生平的墙上,我看到了她们的照片与简介。她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同的信仰与命运。她们在狱中坚持斗争,有的甚至用自己的生命保护了狱中出生的婴儿。我站在她们的照片前,深深鞠了一躬,心中默念:你们的牺牲,我们不会忘记。







在女牢二室门前,我透过昏暗的灯光,看到牢房内部的陈设。墙上挂着“女牢二室”的标牌,仿佛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的一切。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当年那些女性革命者在牢房中低声交谈、互相鼓励的画面。她们的坚韧与无畏,至今仍让我动容。




在另一面墙上,我看到了三位女性的历史资料。罗娟华、陈继贤、杨汉秀……她们的名字,曾是我年少时课本上的英雄。如今,我再次站在她们的照片前,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她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自由。







走进一间简陋的宿舍,我看到几排木制的上下铺,床上铺着被褥。虽然环境朴素,但当年的革命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斗争。我轻轻抚摸着床铺,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当年的温度。







在户外,我看到一群游客正在听讲解员讲述历史。背景墙上写有中文书法,众人神情庄重,仿佛在与历史对话。我也加入其中,静静聆听那段尘封的往事。




在一面展示纪念牌的墙上,我看到了多位历史人物的照片与事迹。他们中有的是工人运动的领导者,有的是在狱中写下诗篇的革命者,有的则是在大屠杀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他们的故事,让我再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在一面展示三位男性生平的墙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照片与简介。他们来自四川,有的牺牲在1949年11月27日,有的则是在此前被捕。他们的名字,如今被铭刻在墙上,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










在一面展示三位人物生平的墙上,我看到了张文端、张现华和汪进仪的照片与简介。他们的事迹,让我再次感受到那段岁月的沉重与悲壮。













在一面展示纪念牌匾的墙上,我看到了多位烈士的黑白照片与生平介绍。他们中有的牺牲在狱中,有的则是在狱中坚持斗争多年。他们的名字,如今被铭刻在墙上,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




在一面展示“围墙缺口”的标牌前,我驻足良久。标牌上详细描述了当年的历史事件,仿佛在提醒着人们那段血与火的岁月。我站在标牌前,仿佛能听到当年的呐喊与悲鸣。










在一面展示三位历史人物肖像的墙上,我看到了他们的照片与简介。他们中有的是革命烈士,有的是地下党员,有的则是狱中坚持斗争的普通群众。他们的故事,让我再次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在一面纪念墙前,我看到了唐征久、楼闯强、李秉良等人的黑白照片与文字介绍。他们中有的是狱中牺牲的烈士,有的则是在狱中坚持斗争的革命者。他们的名字,如今被铭刻在墙上,成为后人缅怀的对象。
















走出渣滓洞,我站在山林间,看着那片绿意盎然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三十余年的光阴,让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那段历史,却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渣滓洞,你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丰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10-20 07: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