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同为后主,刘禅获得善终而李煜被囚禁后用毒赐死?
因为司马炎是历史上难得的好脾气,“宇量弘厚,造次必于仁恕”,跟刘禅做什么没关系;
比如司马炎在南郊祭天的时候,问司隶校尉刘毅,你觉得我像是汉朝哪位皇帝;
结果刘毅直接把司马炎比作了汉朝的桓灵二帝,后来司马炎追问,刘毅甚至还说司马炎不如桓灵二帝,结果司马炎居然没有生气,最后一笑了之了,换做任何一个皇帝,这事不会这么轻易过去的,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朕方汉何帝也?”
对曰:“可方桓、灵。”
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
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
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还有庾纯在参加宴会的时候,对着贾充直接说出“高贵乡公何在?”这种话,庾纯话刚出口就知道自己失言了,赶紧上书请罪,司马炎都没有计较,事后还启用庾纯为国子祭酒,随便换个皇帝,比如问问朱元璋小明王去哪了,看看你的九族还在吗?
吴主孙皓在投降之后,对司马炎说“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司马炎也不计较,而且他不止对官员贵族如此,对百姓也是如此,西平的百姓麹路抨击朝廷,有司认为应该将其斩首弃市,司马炎表示这都是我的过错,怎么能惩罚百姓呢?
六月,邺奚官督郭暠上疏陈五事以谏,言甚切直,擢为屯留令,西平人麹路伐登闻鼓,言多袄谤,有司奏弃市。帝曰:"朕之过也。"舍而不问。
司马炎真的是有名的好脾气,宽宏大量,仁恕爱民,废除了魏蜀吴三国的多项苛政,赦免了被司马懿、司马师等人诛杀的政敌,为王凌和邓艾平反;解除了对汉宗室禁锢,废除了吴主孙皓发明的多项苛捐杂税,废除了曹魏的屯田制、质任制,减轻了普通军民的负担,完全对得起后世宇量弘厚的评价。
跟他类似的皇帝还有宋仁宗赵祯,清仁宗嘉庆,陈德刺杀嘉庆,按照古代律法,刺驾大罪不说株连九族,也得满门抄斩,但是审完之后嘉庆发现陈德精神错乱,居然想要不就这样算了吧,最后再大臣的一再坚持下,处死了陈德和他的两个儿子,处罚了当值的禁军,旁人一概不问,不大肆株连,连陈德的岳母都没有追究。
古代王朝里,皇帝的个人意志是最重要的,如果皇帝本人缺德的话,是没有任何方式可以补救的,刘禅就是遇到了个好皇帝,仅此而已;而宋朝皇帝道德水平不高,不只是李煜,后蜀的皇帝孟昶都是也是到汴梁没多长时间便去世了,柴荣的子孙被清理干净,后来所谓柴家的崇义公,那是宋仁宗年间过继给的,根本不是柴荣的后代,除了吴越国主钱俶主动纳土归宋外,没有一个是善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