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伪劣、非法改装、不规范充电 电线电路老化等问题 可能会发生燃爆危险 而其真正造成人身威胁的 是“无路可逃” 所以电动自行车及电池不上楼、不入户 非常重要!
7月7日 上海市某小区一居民楼底楼 发生火灾 致4人不同程度烧伤
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楼道、家庭、小区门厅等环境相对密闭,易燃可燃物较多,一旦电池爆炸火星四溅,引燃周边可燃物会让火势迅速蔓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雾排出困难,严重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电动自行车伤人 之所以屡屡“得手” 除了进楼入户的原因 下面这些原因也是“帮凶” 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超标大容量蓄电池等都是非法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 购买、使用非标准充电器或劣质电池,极易导致电池过热、膨胀甚至爆炸。 电动自行车大多采用锂离子电池,实验表明,锂电池一旦失火燃烧迅速、猛烈,3分钟温度可达900℃。近几年各地的火灾事故中,80%是在过度充电或彻夜充电时发生。 第六十四条: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