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学院学子为凤凰湖编织防溺反诈安全网 青年力量赋能生命安全
6月24日至6月29日,滁州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8名学子组成“三下乡”反诈防溺实践小队,赴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凤凰湖社区开展防溺水与反诈宣传工作。
凤凰湖社区面临着双重的安全挑战。辖区内的凤凰坝水库水域面积广阔,每到夏季,野泳现象频发,溺水隐患如同一把悬在居民头顶的利剑。与此同时,社区里老人和儿童的比例较高,他们信息接收的渠道有限,对于新型诈骗的防范能力不足,很容易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目标。
防溺宣传:筑牢水域安全防线
凤凰坝水库是凤凰湖社区防溺水工作的重点区域。每年夏季,这里溺水事故频发,防溺水宣传工作迫在眉睫。实践小队抵达社区后,首先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危险的水域。他们前往水库进行实地巡查,在巡查过程中,成功劝离了5名试图下水游泳的未成年人。
队员们深知,单纯的劝离只是权宜之计,提升居民的防溺水意识才是根本。于是,他们积极与救援人员沟通交流,深入了解真实的溺水案例。在与群众的互动中,队员们和大家一起学习溺水自救及救援他人的方法。当大家得知溺水抢救的黄金时间仅为4分钟,每延迟1分钟,生存概率就会下降约10%时,都对防溺水知识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水库边,队员们还向过往群众发放防溺水宣传手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溺水的危害和预防措施。他们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演示如何正确施救,让居民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
反诈宣传:守护居民财产安全
凤凰湖社区的老年人群体是电信诈骗的高发受害者。针对这一情况,队员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他们走进社区,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普及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方法和防范要点。
在宣传过程中,队员们遇到了不少困难。部分居民对反诈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有一些居民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存在侥幸心理。面对这些情况,队员们没有气馁,而是耐心地向居民们讲解。他们用通俗的语言剖析各种骗局,从“公检法诈骗”到“杀猪盘”话术,结合手机里的案例图片,为居民们织就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反诈知识网。一位刚刚经历过电信诈骗的居民向队员们倾诉了自己的遭遇。队员们一边安抚他的情绪,一边详细地为他分析诈骗分子的手段,并教他如何识别和防范类似的诈骗。他表示:“以后再也不怕被骗了,太谢谢你们了!”
双向成长:青春力量与社区共鸣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对于凤凰湖社区和滁州学院的学子们来说,是一次双向的成长。对于社区而言,实践小队的到来为社区的安全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青春的力量。他们的防溺反诈宣传活动,切实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意识,为社区编织了一张坚实的安全防护网。
对于队员们来说,这次实践活动更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在与居民的交流和互动中,他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安全责任意识与服务能力,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社区服务、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意义。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当代大学生将青春融入基层、服务人民安全的担当。
凤凰湖社区对实践团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特意送上了感谢信,以表达对他们的谢意。社区负责人表示,希望队员们能够继续努力,将防溺反诈知识传播得更广,让更多的人受益。
安全警钟长鸣,滁州学院的学子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凤凰湖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一份安心和保障。他们的不懈努力,不仅为社区的安全建设贡献了力量,也为自己的青春岁月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这样的实践活动中来,用自己的青春力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