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竹韵:追忆滁州市西方寺竹市场
曾几何时,滁州市西方寺竹市场是皖东地区远近闻名的毛竹交易胜地,如今却只剩旧址上斑驳的记忆。这座承载着竹产业活力与市井烟火的市场,虽已拆迁不复存在,却在老滁州人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踏入市场的旧时光景仿佛仍历历在目。空气中漂浮着竹叶清香与泥土气息交织的独特味道,一排排青翠的毛竹或倚墙而立,或堆成小山,在阳光下泛着润泽的光。它们来自滁州周边的广袤山林,带着晨露与山风的痕迹,等待着匠人、商户将其赋予新的生命。竹材的粗细、韧性、节距是买卖双方热议的焦点,讨价还价声与竹竿碰撞声此起彼伏,构成了独属于竹市场的热闹交响。
这里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竹文化的鲜活课堂。竹匠们手持篾刀,将粗壮的毛竹剖成薄如蝉翼的竹篾,指尖翻飞间,竹篮、竹席、竹灯笼等工艺品渐次成型。孩子们围在摊位前,看匠人用竹篾编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游客捧着精巧的竹制茶具、书签,惊叹于传统工艺的精妙。那些年,竹市场不仅供应着城市建筑、园林的竹材需求,更用一件件竹制品串联起千家万户的生活。
然而随着城市规划与产业升级,西方寺竹市场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拆迁后的土地上,或许将崛起崭新的建筑,但曾经竹影摇曳、人声鼎沸的盛景,永远定格成了滁州记忆里独特的文化符号。它不仅见证了地方经济的繁荣,更以竹为媒,让传统技艺与生活美学在此交融共生,成为这座城市难以复刻的竹韵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