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防作弊 考场作弊是历来屡禁不止的丑态,上文有说过。高考更需防作弊,保证人人公平。因此,国家教委想了许多办法。 春天,各高中就把考生的信息和照片报送地市教委,地市教委集中后报送给省教委。省教委有一个高考办公室,他们将全省考生分文理艺体编号,于是每个考生就有了准考证。 恢复高考的那几年,编号简单,同一个学校的考生不连号,或者全是单号,或者全是双号。考试时按号码排座位,这样,每个考生的前后左右都不是自己班的人,防止传递小抄、互看答案。用上电脑以后,编号交给电脑完成。电脑会把号码彻底打乱,重新编排。这样,每一个考场,各个学校的考生都有,自己年级的同学最多三五个人,甚至只有你自己一个人。考生作弊的可能性降低了。 考生作弊的手法变化无穷。带小纸条,答案写在大腿上,考生之间传递纸条,那都是老方法。平时学校考试,会有学生到教导处偷试卷。高考试卷在高考的头一天从合肥拉回来,放在公安局保管,有专人看守,没有人可以偷看。想作弊的人就想别的办法。有一次,事发在我们本地,一个考生让考场外的人做好答案,放在厕所里,考生假装尿急上厕所,去拿答案。但,监考老师是跟随考生的,他在厕所门外看见了,没收了答案,考点判定该科考试成绩为0。听说,也有把书放在厕所的,假装腹痛上厕所,去看书。他们低估了防作弊的措施。 近二十年,在高考期间,屏蔽了考场的信号,考生偷偷带进考场的电子产品,无法发送信息了。教室里还安装了摄像头,无死角监视,发现东张西望的,会放大仔细观察。 早先,考生答题完毕,就可以把试卷反放在桌上离开考场,提前出来。据说,曾经有一次发现一本试卷少了一份,究竟是被考生带走了呢,还是监考老师遗漏没有收呢?后来查明是被考生带走了,当时说不清,造成麻烦。于是就改革了,一律不准提前交卷。在考试结束铃声响起以后,考生停止答卷,等待监考老师按顺序收完试卷和答题卡,核对无误,考生才可以离开。 每场考试,除了发考卷、答题卡以外,还发草稿纸。草稿纸是不收的,但不准考生带走,由监考老师集中处理。每场考试前,监考老师进入考场,首先要检查考生的座位上有没有草稿纸遗留。 监考老师三人一组,是固定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他们每次监考的考场并不固定。每场考试前,监考老师集中到试卷分发室。看工作人员当众验明试卷袋的封条,拆封,然后听取办公室主任喊号,监考老师顺序去领取新的考场考卷。领取试卷前,你并不知道自己在哪一个考场监考。这也是防止作弊的方法之一吧。防作弊,是多个环节的事,不只是针对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