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999|回复: 1

以案说险|免密支付落入“隔空盗刷”陷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9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广告

微信图片_20250609100050.jpg

【案例介绍】

2025年5月,我行客户张先生收到银行短信提醒,其信用卡在凌晨2点发生3笔境外线上消费,合计4680元。张先生确认自己未操作且卡片未丢失,立即向银行挂失并报案。经查,盗刷源于张先生曾连接公共WIFI时泄露信用卡信息,犯罪分子利用其开通的“小额免密支付”功能实施盗刷。


【案例经过及分析】

1、盗刷溯源:银行协查发现,3笔交易均通过“小额免密支付”完成(单笔<1000元),绕过密码验证;交易IP地址位于东南亚,设备ID与张先生常用设备不符;张先生回忆一周前曾在公共场所使用公共WIFI登录过购物网站。


2、犯罪手法还原:犯罪分子通过公共WIFI植入木马,窃取张先生手机内缓存的信用卡信息(卡号、有效期、CVV2码),并利用其已开通的免密支付功能发起盗刷。

【风险提示】

(一)消费者防护措施:

1. 谨慎使用免密支付:通过手机银行关闭小额免密功能。

2. 强化网络环境安全:不在公共WIFI下操作支付、登录网银,使用 流量或VPN加密传输。

3. 定期清理缓存信息:在浏览器/购物APP中删除已保存的银行卡信息,避免“一键支付”埋隐患。


(二)案例启示:

移动支付的便捷性伴生新型风险。消费者需牢记“三不原则”:

1、不随意开免密

2、不连接陌生Wi-Fi

3、不存储卡片信息

银行风控系统是“最后防线”,但事前自我保护才是“第一道盾牌”。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宣

投资需谨慎
发表于 2025-6-10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