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43|回复: 0

[散文随笔] 678录取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每个考场的30张试卷,由监考老师按照装订线装订成一本,不能漏出考生的姓名、学校。经验收合格后,监考老师才可以回家。
高考的监考很严,而且是越来越严。每个考场有三名老师监考,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要求教室前面站两个人,后面站一个人。开始,考场还有板凳,让监考老师坐下监考。老师还可以来回走动,查看考生情况。后来取消了座位,监考老师也不容许来回走动,只能呆呆地站在那里看。所以,许多人并不愿意参加监考,两个多小时,太难熬了。人不能动,头脑还可以动,可以胡乱想。1992年监考时,我曾暗中拟就一首诗,回家记下来。《监考》:“欲雨浓云聚,无风气压低。无聊只练坐,菩萨悟禅机。”
考生,开始只要一张高考证就可以入场了。后来发现有冒名顶替的抢手,他们把高考证上的照片换一下就来了。于是,后来的考生,还要同时带身份证入场。必需保证对每一位考生平等,不能让个别人讨巧。
1978年恢复高考。那年不是全国统考,是安徽省出题。阅卷,是分在各市各地区举行的。滁县地区阅卷在滁县地区军人接待站,天长路东边那里。批阅试卷有省里发下的标准答案和细则。第一天,我们学习标准答案,分组试批。那天下午试批时出现大的分歧意见,有一篇作文,一个人说不好,最多打15分;另一个人说,可以打35分。那时作文满分是50分。争论报到阅卷组长那里,第二天开大会讨论,统一思想。大家一致认为,对考生的作文,不能用作家的标准衡量,要用学生的标准。结果,那篇作文打到48分。
1980年以后,全国统一高考了,高考试卷也统一到省里批阅了。地点常变,有时在合肥,工大,安大,安医,有时在芜湖,安师大。一般时间连来回是十天。阅卷老师,有大学老师,有中学老师,还有一些大学的研究生。早期,听说机器批改的那一部分,还是一批大学生干的。老教师对电脑还不熟悉。
批阅试卷不是一个人批全部一张,各人只批阅一部分,有分工。作文是专项,两个人一小组,有问题互相研究。定不下来的,再报到大组,由组长决定。
为了防止出错,高考分数公布以后,允许考生到当地教委查分。教委组织一批老师,为考生查看试卷。发现有问题,会报经省教委改正。记得有一年,我班有个考生的语文成绩公布是“0”分。他的爸爸也是二中语文老师,当即带着孩子去了教委查看。原来,这本试卷的封面上写着一位监考老师的几句话,先是说,认为考生准考证上的照片不像本人,那就是怀疑代考了。后来又写,该校校长来,经确认就是考生本人。大约省里阅卷人只看了前面的话,就判为0分了。试卷倒是批阅过的,卷面上也有原始成绩。经过改正,该生语文成绩为108分。那年语文满分为120分。后来,那个考生录取在马鞍山一所大学。
高考的考生是要体检的,大约提前两个月进行。1988年的暑假的一天下午,我送走了高三的学生,正在家休息,学校值班的老师来找我,说省招生办来电话,要我班的一个学生去马鞍山,说是他的体检表上写大腿上有一个疮,大学招生人员要他明天去马鞍山招生办,当面看看是什么疮。那年,省招生办在马鞍山办公。我急了,这个学生住在黄圩,怎么找到他家,我也不知道。忽然,我想到了广播。那时,各乡都有有线广播,报道新闻,通知事情。我就让值班老师打电话给黄圩乡政府,请他们广播一下,通知学生明天去马鞍山。结果,乡政府答应了,立即开通了广播,通知了那个考生。第二天,考生去了马鞍山,当面看了大腿,那个疮早已好了。后来,那个考生也被录取了。
啰啰嗦嗦说了许多有关高考的事情,也让大家了解一下过去的情况。不是老师,不会知道这些的。

2025.6.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3 15: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