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法官,实在太感谢您了,真心为我家孩子前程考虑……”近日,天长法院执行事务中心内,被执行人小王的父亲将3万元执行款亲手交到了执行法官的手中,对执行法官有温度的执行连连感谢。
一场交通事故,在校大学生变成被执行人
小王系在校大学生,2024年6月,小王驾驶二轮电动车与李某发生碰撞,造成李某受伤的交通事故。经天长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由小王赔偿李某各项损失共计3万元。调解书生效后,小王未按时履行,李某向法院申请执行。
一个执行难题,申请人与被执行人双重压力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小王送达法律文书督促履行。鉴于该案被执行人是在校大学生,如果按照常规思路办案,贸然在其无能力履行后将其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不仅不能实现应有的效果,还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就业产生影响。执行法官遂冻结了小王的一张银行卡账户。

收到相关材料后,小王的父亲第一时间来到法院,称自己家庭条件不好,小王现在某大学在读,实在没有能力偿还这笔“巨额赔偿”,能否宽限一段时间让其慢慢偿还。然而,申请人李某这边也多次联系执行法官,称其年纪大了急需用钱,小王若不给付赔偿款,法院应当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一边是年迈的申请人,一边是“特殊”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一时陷入了两难。
一场善意执行,释法明理最终妥善化解纠纷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惩戒对小王学业的影响,执行法官多次与申请执行人取得联系,耐心做思想工作,希望能宽限小王还款时间;同时,释法明理告知小王及其家人,李某确因小王到导致的交通事故受伤,本着诚信做人的原则,还是应该想办法积极履行。

最终,在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李某最终同意给予小王一定还款宽限期,让小王能顺利完成学业。一方有诚意,一方有善意,在逾期九个月后,小王的父亲来到法院,将3万元赔偿款一次性给付到位,一场不幸的意外得到了圆满解决。
来源:天长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