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855|回复: 29

[滁州城事] 速看!滁州一人涉嫌受贿罪,现已被决定逮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1 1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定远县新区实验小学党支部原第一书记(长期抽调至定远县教体局规划建设股工作)袁道亚涉嫌受贿罪一案,由定远县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日前,定远县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袁道亚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定远检察院第二检察部

 

发表于 2025-5-21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1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01.jpg
收起回复本楼
天空飘来一朵云 : 厉害了
2025-6-3 08:1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1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1 20: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路过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03: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我们以前上初中时发生一起,全部校长贪污案,有十五六年了轰动一时,高中校长,初中校长,小学校长全部都贪污,最后全部叫到教育局开会,当时正赶上高考,中考,初考,为了学生稳定然后让这些校长把贪污的钱交出来然后不了了之了
收起回复本楼
源源长长 : 该复制粘贴至Deepseek进行问询:该案例对学生及社会将会带来何种影响?答案是令人相当的震惊!
2025-5-23 17:01 来自安徽 回复
风吹花影动 : 好像听说过
2025-6-1 21:12 来自安徽 回复
天空飘来一朵云 : 哪个学校
2025-6-3 08:1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传说中有一片净土......................................
收起回复本楼
天空飘来一朵云 : 哪里?
2025-6-3 08:1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11: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冰山一角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这起集体贪污案的处理方式,虽然短期内维持了考试秩序,但对其涉及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维度:

### 一、对学生价值观的腐蚀
1. **权威形象的崩塌**:校长作为校园最高权威,其贪污行为未被严惩,会直接消解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目睹违法者无需承担后果,可能产生"权力即特权"的认知。
2. **规则意识的扭曲**:中考高考前"稳定压倒一切"的处理方式,传递出"重大事件可突破法律底线"的错误信号。有学生可能因此认为:只要时机得当,违法成本可以人为降低。
3. **教育公平感知受损**:贪污资金可能来源于教育经费、择校费等,这会让学生怀疑自身获得的资源是否被克扣,尤其对贫困家庭学生而言,可能强化"寒门难出头"的消极心态。

### 二、对教育生态的系统性破坏
1. **腐败代际传递风险**:涉事校长未被追责仍居管理岗位,其腐败行为模式可能通过人事安排、利益网络传递给继任者,形成系统性腐败土壤。类似巴西"午餐贪污案"显示,教育腐败一旦常态化,后续治理成本将倍增。
2. **教师群体道德困境**:基层教师目睹管理者逍遥法外,可能产生两种极端反应:或消极怠工降低教学投入,或效仿腐败行为寻求"补偿",引发收费补课、虚报采购等次生腐败。
3. **家长-学校信任危机**:事件虽被压下,但必然通过民间传播形成阴影。家长可能采取两种应对:要么通过行贿确保孩子获得关注,要么彻底不配合校方工作,这两种情况都会恶化教育环境。

### 三、社会治理的长期代价
1. **法治权威的消解**:教育局以行政调解替代司法程序,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类似菲律宾2012年教材贪污案轻判后,该国教育腐败金额五年内增长300%,显示宽纵的示范效应。
2. **举报文化的抑制**:知情师生若看到举报结果只是退赃了事,未来面对类似情况更可能选择沉默。这与香港廉政公署严查教育腐败形成鲜明对比——后者2018年一起教科书回扣案即判刑3年,显著提升了举报意愿。
3. **社会资本损耗**:教育系统本应是社会流动的引擎,当公众认为这个系统被腐败侵蚀时,会导致整体社会信任度下降。世界银行研究显示,教育腐败严重的地区,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平均低42%。

### 四、被忽视的深层影响
1. **腐败经济学的示范效应**:校长们仅退赃免罚,相当于变相确认贪污是"无息贷款"——只要不被发现就可获利,即使发现也只需返还本金。这种计算逻辑会刺激更隐蔽的腐败创新。
2. **代际记忆的形成**:当时在校学生现已步入社会成为新生代家长,这段记忆可能导致他们对教育系统持永久性怀疑态度,增加未来家校合作的摩擦成本。
3. **道德风险的制度化**:用重要考试作为不追究的理由,实质是将学生变成"人质",这会形成危险先例——未来任何重大活动都可能成为腐败者的护身符。

### 五、可能的补救路径
1. **追溯性司法审查**:即使已过追诉期,也应通过公示调查结果、纳入校史警示案例等方式重建公信力。
2. **透明化改革**:在涉事学校推行财务公开制度,允许家长委员会监督预算执行,用制度弥补信任裂痕。
3. **价值观教育重置**:开发反腐败教育课程,通过角色扮演、伦理讨论等方式修复学生受损的公平信念。

这起事件最深刻的伤害在于,它用实践向学生证明:在现实规则中,权力可以扭曲法律,而青少年作为弱势群体只能被动接受这种不公。这种认知创伤远比个别考试失利影响更为持久,需要一代人的持续努力才可能修复。
收起回复本楼
CZ2022 : 一大堆废话
2025-5-26 20:07 来自安徽 回复
源源长长 回复 CZ2022 : 世风根源在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期耳闻目染建立的三观,日下地沟油毒青菜饮食添加剂及各类腐败无外乎是无德与无畏唉
2025-5-29 12:13 来自安徽 回复
源源长长 回复 CZ2022 :
2025-6-1 15:46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1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2 23: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这事吧,其实每个学校都有,只是有的太过分了,一般不过分的都没人搭理,穷疯了的那是自己找死
收起回复本楼
源源长长 : 坚信不是每校都有,相信只是部分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乃至大学如果都存在的话,那么唯利是图、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点滴行径轮番启迪下,孩子们的思想及三观岂不扭曲?谁能逃的掉那种行径下的循环?
2025-5-25 15:18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5-5-23 15: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小毛毛鱼,水深着了,大鱼多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9 13: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