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威武刚劲。 以上说的是韦应物文人的一面。不要忘了,韦应物还有他的另外一面,威武刚劲的一面。他年轻时为唐玄宗的侍卫,经过训练,必定勇武。在《逢杨开府》诗里,他回忆自己那时跟随唐玄宗骊山打猎,“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纵横驰骋,牛气冲天。入太学以后,接受了儒家教育,仁心爱民,文质彬彬,也没有消失他的英武豪气。 到西山访问僧人的时候,他“扫林驱虎出,晏坐一林间”(《诣西山深师》),把老虎赶走,自己在树林里休息,多么霸气。 居住在西涧时,“逐兔上坡冈,捕鱼缘赤涧”(《野居》),多么潇洒。 他在《射雉》里写他欢快地打猎。快五十岁的人了,他上山冈捕猎野鸡,“走马上东冈,朝日照野田。野田双雉起,翻射斗回鞭”,走马惊起野鸡,他一个翻身,迅速射杀了这一对野鸡。“弢弓一长啸,忆在灞城阡”。收起弓箭,长啸一声归来,他依然是当年长安灞城街上的英武少年。多么矫健。 他有《始建射侯》诗。他在州衙设置射侯,就是箭靶,同僚属一起练习射箭。这不是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写的“射者中,弈者胜”的“射”。欧阳修的“射”是文人的游戏,投壶,而韦应物的“射”,是真的射箭,练的是武功。他与众宾众将在一起,“星飞的屡破,鼓噪武更扬”。飞驰的箭屡屡射中箭靶,呐喊声不断,大家斗志昂扬,多么威武。 他认为,“男子本悬弧,有志在四方”。古代习俗,生男孩要在门左悬挂一张弓,男孩本来就是习武的,是志在四方的。他说“一朝愿投笔,世难激中肠”。因为现在国家多难,激起他一腔热血,愿意投笔参军。
亦文亦武,情感炽热,爱国爱民,依恋山水,这就是韦应物。他不仅是中唐时期杰出的山水诗人,也是满腔热血的豪迈男儿。
如今的西涧改变了模样,一条潺潺的溪水成为汪汪一碧的湖水。每天傍晚,夕阳静悄悄地落在西边天际的山顶上,依依不舍地把艳丽的晚霞洒向蓝天,洒向浩渺的西涧湖。朵朵白云羞红了脸,波光粼粼的碧水也被染红了胸膛。天空辽阔开朗,白云悠闲散步,湖水碧波荡漾,远山静谧肃立。人们的心也开朗起来,愉悦起来。西涧湖成为滁城人的打卡胜地。 那淹没在水下的河道,古桥,驿路,幽草,渡口,都还好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