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00|回复: 0

[散文随笔] 西涧,韦应物的滁州诗(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9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这些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担忧国难,仁心系民,山水情深,威武刚劲。
一、担忧国难。
安史之乱平定以后,中原的藩镇仍然不断叛乱。建中三年,山东叛乱。建中四年,京师兵乱,德宗几乎要外逃。韦应物深深忧虑,当“虎豹满西京”的时候,他既思恋皇上,也思恋亲人,“上怀犬马恋,下有骨肉情”。他期盼天下太平,他的《三台词》云:“一年一年老去,明日后日花开。未报长安平定,万国岂得衔杯。”《京师叛乱寄诸弟》说:“何当四海晏,甘于齐民耕”。
韦应物自然担心留在京城的亲人,那是骨肉情。在他的诗里,思念兄弟亲人的作品很多。建中四年,他还特地派人前往京城打探,得到回信后,他止不住流泪。他在《寄诸弟》中写道:“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回信来了,知道对方平安,不觉“泪千行”,止不住流泪了,他想象亲人也是热泪横流。以己及人,用情多么深切。
他期盼早日平定叛乱。当山东大乱,“寇贼起东山”的时候,他听说诗人校书郎畅当被征召从军,就写诗鼓励他为国杀敌:“丈夫当为国,破敌如摧山。何必事州府,坐使鬓毛斑。”(《寄畅当》)一个热血男儿的形象站在我们面前。
二、仁心系民。
北方的战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滁州也不免。他忧心忡忡看到滁州荒凉残破:“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登楼寄王卿》)。身为太守,他不仅忧虑,也深感责任在肩。他说,“所忧在素餐”(《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素餐空自嗟”(《郡斋赠王卿》),羞愧白吃饭不干事。即使到琅琊寺游玩,羡慕僧人的清闲,但他还想着自己州守的职责,“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秋景诣琅琊精舍》)。羡慕僧人而不去为僧,要当好太守。他遵照孟子的思想去做事。《孟子·离娄下》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
在《答王郎中》一诗中,他说:“风物殊京国,邑里但荒榛。赋繁属军兴,政拙愧斯人。”他看到滁州凋敝,赋税繁重,他感到惭愧,宁愿被免职,也不催交。“甿税况重叠,公门极熬煎。责逋甘首免,岁晏当归田”。(《答崔都水》)他期待丰收平安。
在《寄李儋元锡》诗里,他再次写道:“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不仅是心忧民苦,而且联想到自己的责任,认为解决民众疾苦是自己的职责所在。看到郡邑里还有流民,无家可归,他感到惭愧,对不起俸禄。对民众的疾苦,他不是一个旁观者。因此,他勤奋工作,“自叹乏弘量,终朝亲簿书”(《再游西山》)。离职后闲居,还思念“唯当岁丰熟,闾里一欢颜”(《郊居言志》)。他不是清心寡欲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