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琅琊山风景区多点发力,围绕“文化赋能、服务提质、安全护航”三大主题,创新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实现双增长,创历史新高,累计接待游客16.8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534.7万元,撬动相关产业综合收益约2299.2万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文化场景化,构建多维沉浸式演绎
景区立足“山魂水韵·文脉传承”的独特禀赋,以欧阳修文化IP为核心,推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构建山水人文沉浸式演绎。
演艺焕新旅游体验:同乐园内,依托摩崖石刻天然剧场,打造《山水清音》沉浸式演出矩阵,每日四场的古乐奏鸣、霓裳舞韵实景演艺与丹崖翠谷交相辉映,成为实景文化演艺新地标。
非遗激活传统文化:醉翁亭广场“黄梅戏+非遗变脸”主题展演人气爆棚,日均吸引观众逾8000人次,传统戏曲与神奇的变脸技艺碰撞出别样的火花,让千年文脉焕发青春魅力,不少年轻游客纷纷点赞:“没想到传统文化这么‘燃’!”
研学带来消费动力:亲子研学板块同步升级,创新开发“及第心旅”“萌宠乐园”“树冠探险家”等六大体验课程,带动文创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1.6%,实现寓教于游的深度体验。 ——服务智慧化,提升游客体验满意度
景区构建“科技赋能+人文关怀”双核服务体系通过“琅琊山景区”公众号,为游客提供AR导览、实时客流、一键求助等智慧服务功能;新增32台内外接驳车,联动周边5处共享停车场,运用动态调度系统,并通过提前多次模拟演练,使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300%。惠民措施精准发力,推出“音乐节专属半价套票”等精准优惠策略,吸引了众多年轻音乐爱好者前来游玩,大大激活琅琊山假日消费动力。
——管理精细化,筑牢全域联动的安全防线
构建"1+4+N"综合治理体系,联合公安、消防、卫健等多个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三维指挥平台实时监控客流、交通、火情等数据,确保突发事件和游客投诉问题能够迅速得到受理和处理,关注并妥善处置热点舆情,不断提升游客满意度。
开展“价格护航”专项行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节前专项检查行动,落实商品明码标价要求,消费投诉同比下降45%。
组建百人志愿服务队,开展文明劝导、垃圾分类宣传等,发放文明手册5000余份,实现环境“零污染”、安全“零事故”,文明旅游成效显著。
未来,琅琊山风景区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不断优化惠民服务体系,为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高品质的生态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来源:琅管委文化旅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