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谯区充分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作用,聚焦群众的法治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在深化法治文化建设方面精准发力,深化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化解农业、农村、农民的矛盾纠纷,不断筑牢法治根基,服务乡村振兴发展。
聚焦民生需求,提供精准服务。深入村居了解农户法律需求,开展“一对一”法治体检,组织法律顾问为二轮土地延包解决实在的法律问题,防范法律风险、用法律温度与力量为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强化阵地建设,营造法治氛围。依托法治文化阵地,以法治广场、北关“议事凉亭”为载体,开设普法专区,利用公共场所显示屏、公告栏、村(社区)宣传栏普及与“三农”有关的法律法规。让法治文化阵地“活”起来、“用”起来,不断增强影响力、渗透力和感染力。
多元化解纠纷,聚力法治赋能。坚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度融入主动维稳全过程,构建起“1+5+N”多元解纷体系,在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等领域重点排查,积极参与村居(社区)法治实践,全面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建强普法队伍,提升普法质效。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结合国际妇女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3.15消费者权益日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与平安建设工作协同开展,让法治乡村的底色更加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