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醉美滁州
民国十三年秋,滁州城飘着桂香。小明站在丰乐亭前,望着石阶上斑驳的苔痕出神。青布长衫被西涧的秋风吹得簌簌作响,他手里攥着金陵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纸角已被汗水洇湿。 "小明哥!"清泉般的嗓音惊破山间晨雾。他转身时,正见小红提着竹篮从石径转来。月白衫子滚着藕荷色边,鬓角别着新采的桂花,比起三年前那个总跟在他身后拾银杏叶的小丫头,已出落得亭亭玉立。 竹篮里装着青瓷碗,桂花酒酿的甜香混着她发间幽香扑面而来。"听说你要去南京念书?"她垂着眼帘,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前日里李掌柜还说,醉翁亭的匾额该重漆了......" 小明喉头动了动。他记得十四岁那年,他们在琅琊溪边临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小红总把"野芳发而幽香"念成"野花发而幽香",气得私塾先生要打手板。是他在她掌心垫了片银杏叶,结果两人一起挨了戒尺。 "等我学成归来,定要为滁州重修县志。"他接过酒酿,指尖触到她微凉的腕子,"到时候......" 山道忽然传来马蹄声。一匹枣红马踏碎晨露,马背上跃下个穿洋装的年轻人,呢料西装沾着草屑,金丝眼镜后的眸子却亮得惊人。"叨扰二位,请问琅琊书院往何处去?" 小红"呀"了一声,竹篮里的瓷勺当啷作响。小明这才注意到陌生人手里攥着块灰扑扑的石头,指节还带着擦伤。 "在下白砚初,北平地质研究所的。"年轻人笑着拱手,露出衬衫袖口磨破的线头,"听说贵宝地的弥陀寺后山有寒武纪岩层......" 暮色漫过琅琊山时,三人已坐在醉翁亭中。小红指尖在石桌上勾勒岩层纹路:"白先生说我们脚下埋着五亿年的故事?"她发间的桂花落在砚初的标本袋上,像撒了一簇星星。 小明望着亭外渐起的秋雾,忽然觉得那碗桂花酒酿泛起了苦味。砚初说起珊瑚化石时的神采,让他想起去年在金陵见到的留学生们——那些举着"德先生""赛先生"纸旗的身影,也是这样灼灼燃烧。 --- 次年初春,滁州城飘起细雪。弥陀寺的梅花开了又谢,小明在返乡的渡船上听船夫说,城里来了个穿西装的先生,整天带着个姑娘往深山老林里钻。 小红果然不在家。她娘指着妆奁上压着的银杏叶书签叹气:"跟着白先生去皇甫山找什么'地质剖面',整五日了。"书签是小明去年夹在信里寄回的,叶脉上用蝇头小楷写着"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秋"。 他在皇甫山找到他们时,小红正蹲在溪边清洗化石。羊皮小靴浸在融雪里,呢子斗篷下摆沾满泥浆,脸颊却比山茶花还要明艳。"你看!"她举起块箭石化石,"白先生说这是奥陶纪的鹦鹉螺,比欧阳修还老上千百倍呢!" 砚初从勘探包里掏出个油纸包:"尝尝,北平的驴打滚。"红糖豆沙的香气里,小明看见小红腕子上晃着串蓝莹莹的石头手链——那是砚初在狼巷迷谷找到的萤石。 那天夜里,三人在破庙里烤火。砚初说起他在巴黎见到的旋转楼梯:"就像菊石化石的螺纹,人类最精妙的设计都逃不过自然法则。"小红裹着毯子听得入神,火光在她眸中跳动,小明突然想起小时候她听《牡丹亭》时的神情。 --- 梅雨季节来临时,滁州城到处贴着"打倒列强"的标语。小明在琅琊书院整理古籍,窗外学生们举着三角旗走过,口号声惊飞檐下的燕子。 小红冒雨跑来时,油纸伞上的墨竹都在颤抖。"白先生要回北平了。"她发梢滴着水,手里攥着张船票,"他说上海新开了家唱片公司,问我......"妆匣里躺着两封信,北平来的贴着长城邮票,南京来的盖着中央大学邮戳。 雨打芭蕉声里,小明想起上元节那晚。他们三个在清流关放河灯,砚初的莲花灯上写着"科学救国",小红的锦鲤灯上画着工尺谱,他的宫灯上题着"保护文物"。河灯顺流而下,在关隘拐弯处突然被漩涡打散,各奔东西。 "你该去看看外头的世界。"他取下小红发间沾着的银杏叶,"就像欧阳修说的'林壑尤美'......"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教堂的彩色玻璃哗啦啦碎了一地,北伐军的炮火惊醒了沉睡的滁州城。等他们冲到码头时,最后一班渡轮正在解缆。小红怀里抱着断了弦的月琴,砚初的勘探包裂了口,地质锤在甲板上叮当作响。 小明把誊好的《醉翁亭记》手稿塞进小红手中,油墨在雨水中化开,将"山水之乐"染成一片模糊的蓝。渡轮鸣笛时,他看见小红腕上的萤石手链坠入江中,像流星划过漆黑的江面。 三年后的清明,小明在琅琊山修复被战火损毁的碑刻。山道上走来个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女子,鬓边别着枯萎的桂花。他们同时摸出怀里的信——泛黄的信封里,都装着片金黄的银杏叶。 山风掠过醉翁亭的残垣,将未寄出的诀别信吹向深谷。碑林深处,新刻的《重修丰乐亭记》墨迹未干,落款处并排签着两个名字:一个工整如拓印,一个飘逸若流云。 第二章残碑密码 民国十六年谷雨,滁州文庙的柏树渗出琥珀色树脂。小明蹲在《丰乐亭记》残碑前,鬃毛刷扫过"疏泉凿石"四字时,忽然顿住——北宋拓本的"凿"字右下方应有月牙状石花,而眼前明代重刻碑的相同位置,却多了道三毫米的楔形刻痕。 "这不是自然风化。"他贴着拓纸喃喃自语。暮色里,碎成三块的残碑在赑屃底座上泛着青光,像被斩断的龙脉。 更鼓敲过三响,藏书楼还亮着洋油灯。小明将拓片浸入苍术水中,纸纹渐渐浮现出朱砂标记:十三处异常刻痕连成的,分明是琅琊山地形图。其中弥陀寺后的标记旁,还缀着《醉翁亭记》里的字句:"林壑尤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