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赋》
环滁皆山也,江淮襟喉,吴楚锁钥。北望中原,南接金陵,千峰竞秀,万壑争流。此间山水,得天地之灵韵,承六朝之遗风,乃江淮形胜第一州也。
溯其源流,夏禹分九州,属扬州之域。春秋钟离故国,楚汉风云际会。隋凿通济渠,漕运如织;唐开清流关,商旅辐辏。至宋仁宗时,欧阳文忠公谪守是郡,琅琊酿泉之畔,醉翁亭记传世,遂使蕞尔小邑,名动天下文章。
观其形胜,琅琊深秀,蔚然如翠屏环列。丰乐亭前,古木参天蔽日;清流关内,石径苔痕犹新。长江如练,浮舟可渡采石矶;淮水似弦,渔歌唱晚明光集。更有韭山洞幽,藏兵十万;神山寺古,钟磬千年。欧阳修手植梅,至今暗香浮动;朱元璋饮马池,尚存剑气凌霄。
论其人物,韦应物守郡,诗成秋涧;辛弃疾驻节,剑指胡尘。王禹偁竹楼听雪,张方平石潭钓月。明太祖龙兴于此,凤阳花鼓传乡音;戚继光戍边归来,练兵场上遗战图。文脉如清流河,潺湲不绝;武风似神山柏,苍劲常青。
今之滁州,通衢达海,百业昌隆。家电之都声震寰宇,光伏新城光耀江淮。然醉翁亭畔,依然山肴野蔌;丰乐亭外,不改水色天光。欧阳公"与民同乐"之训,镌刻亭柱;朱皇帝"勤俭治国"之谕,回荡碑林。古韵今风,于此交融;山水文章,历久弥新。
赞曰:江淮形胜,首推滁州。一亭记醉天下,双水润泽千秋。文能载道承欧苏,武可安邦出帝侯。今观此邑,犹见林壑尤美处,太守与民共欢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