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琅琊分局法制宣传11.25:
【法律解读】刑法规定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法律条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条款解读】构成该罪,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行为人有扰乱社会秩序的主观故意,二是行为人实施了上述三种行为之一的行为,三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造成严重后果。但若因不明真相,处于善意关系和提醒等原因而发布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与上述规定的行为是有区别的,一般不按犯罪处理。
【案例】陈某在重庆某厂上班,认为厂方给自己少发了工资而心生不满,为了报复和敲诈厂方,陈某自制假炸弹放于该厂车间。然后陈某以短信的方式要求厂领导将6万元打到指定的账户,均被拒绝,厂领导随即向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关在疏散工厂工人及周围群众后,出动刑事、治安、技术、消防等多警种到达现场,并将假炸弹排除。后法院审理认为陈某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提醒】投放危险物质会构成犯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也会构成犯罪,生活中,大家切勿冲动行事,否则将承担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