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39|回复: 0

[散文随笔] 琅琊山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4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琅琊山寨
今天参加了重走阳明游学路活动,翻山越岭,一百多人兴趣盎然。走过同乐园,进入山谷,我立刻想到,这里是南宋初年滁州知州向子伋修筑的山寨,琅琊山寨,又叫向子伋山寨。回来翻到我以前的一片散文,《寻找琅琊山寨》,现在发出来,供大家欣赏。记住,琅琊山不仅是文化的山,也是战斗的山,抗争的山。
寻找琅琊山寨
连续两天,我去了琅琊山,是想重访琅琊山寨。
说是“重访”,因为五十年前,我曾经跟随我的中学同学一道,去过那里一次。十几个人从大丰山向南走下来,再越过一座山头,沿着一条小溪向下,向下。忽然看见,左手方向的山坡上,有一大片奇怪的建筑物。那是用不规则的山石垒成的一个个台子,像商店里的柜台一样,构成一丘一丘大小不等的梯田。一个同学说,这是古人打仗用的。我们半信半疑。
后来,我又去游过两次,上下左右跑个遍,依然不知这些石块垒成这样的究竟。
二十多年前,我读到了光绪版的《滁州志》。我明白了,那,就是琅琊山寨,又叫向子伋山寨。它是南宋初年滁州刺史向子伋修造的,目的不是供人游玩,而是为了抵抗金兵的侵略。南宋期间,江淮之间属于南宋,也是南宋于金交战的前沿阵地,金兵先后有九次侵犯滁州。南宋刚刚建立的建炎三年,滁州太守向子伋就在琅琊山中修筑营寨,准备抵抗金兵。大盗李成在山东造反,不去抗金,却南下抢掠,攻打滁州。向子伋就率领滁州人坚守在这里,激战十多天,山寨粮绝失陷,山寨中所有的人被杀,向子伋殉职。这垒垒山石上流淌着滁州人的缕缕鲜血。它,记录着滁州人英勇斗争的精神。
于是,我增加了对琅琊山的了解,增加了对那一片山石的向往,增加了对古代滁州人的敬意。
这次,我又去寻找它了。
凭着记忆,我从醉翁亭向西,经同乐园右转,沿着一条小溪冷水涧进了山谷,由山下向山上寻找。山寨在哪儿?问吧。一问,不知道。二问,三问,四问,都不知道,游客不知,拣拾垃圾的不知,工作人员也不知,而且,他们连山寨的名字都没有听过。我困惑了:难道山寨会自己搬走了?
好不容易有人说了一点消息:盖同乐园,从山上运下不少大石头修路。我大吃一惊!把九百年前的古迹毁了,用来修路?修路的石头哪儿不好找,偏偏要毁掉文物?文革中逃过了一劫,现在反而遭殃?难道七十年代初,有人毁掉古清流关去盖猪圈的事又重演了?无知啊,无知!
我不信。第二天,我又去了琅琊山。我要看个究竟。
顺着小溪,我爬上了右侧的山坡。不多久,就看见右手边的山坡上散落着一座座垒石,它们隐藏在杂树野草丛里。哦,山寨!阿弥陀佛,你还在,还在!
一阵惊喜过后,我走到它们身边,一个个仔细瞧瞧。那荆棘丛中原先整整齐齐的石墙,许多都已倒塌,残缺,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我感觉,它们正如一群受伤的野兽,蜷伏在那里呻吟。——但,不管怎样,它们还在!
抚摸着断壁,如同抚摸着古老的滁州传家之宝。是的,它是滁州琅琊山尚未开发的一宝。我们的琅琊山,不但林壑尤美,蔚然深秀,酒意浓浓,与民同乐,是文化的山;而且山石嶙峋,傲然屹立,铁骨铮铮,上下一心,是抗争的山。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把它列入计划,开发出来的。
我期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