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931|回复: 1

[散文随笔] 琅琊之水濯我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7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前几天都在下雨,稍微停一会又下。
没有风的追随,不像春雨那样轻柔,那样飘逸。春雨是一年中最早诞生的雨,还很细微,还很羞涩,也很活泼。它在春风里戏耍,到处召唤着小草出来陪它玩,
没有电闪雷鸣,不像夏雨那样猛烈,那样狂暴,像是要把几个月集聚的能量一下子爆发出来。却又会突然收敛,像是给天空洗了个脸,蓝天更蓝,阳光更艳。
这个季节的雨,悄悄地下,只是在积水的地面砸出一个个水坑,激起一圈圈涟漪。它无声无息,给我们带来了凉气,驱走了酷暑。

它是迟到的梅雨吗?今年的梅雨季节,却只下过两三次小雨。现在它来了,来弥补欠缺的雨水。往年有季节提前来到的时候,今年是推迟了吗?
再过几天就要进入三伏天了。那个时候,下雨就不会这样温柔了吧?短促,狂暴,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干脆利索。

今年6月5日芒种,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在6月11日,为丙午日,这一天就是今年“入梅”的时间。这几日雨停了,估计是要“出梅”了。今年的梅雨,攒足了丰沛的琅琊山水,“濯缨泉”的水应该也满了吧!
庶子泉位于大雄宝殿北侧山脚下,方形,四周有青石护栏,面积约为4平方米,泉深约3米。泉水出自石罅中,晶莹澄澈,甘甜滋人,千百年来不盈不涸,为寺僧及游客饮用水源。此泉为唐代大历六年(771)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法琛开掘,泉旁原立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所篆《庶子泉铭》。
泉侧山崖上,有“庶子泉”扁长方形石刻一方。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南太仆寺卿郑大同书刻“濯缨”二大字于泉边山崖之上,后人也因此称此泉为“濯缨泉”。



发表于 2024-11-7 2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明朝的马政,不会有人为此歌颂吧?这样的人也配用“濯缨”?不过是为那个阶层贴金,以示风雅罢了。
他们这些人何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呢?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