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62|回复: 1

[散文随笔] 读孙存的《二贤祠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读孙存的《二贤祠记》
近来读孙存的《丰山集》,在卷四看见一篇文章,叫《二贤祠记》。文章写的是醉翁亭后的祭祀王元之、欧阳修的二贤堂,当时叫二贤祠。文章写到一个细节,纠正了我以前的认识。
二贤堂修建于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祭祀王、欧二人,曾肈有记。明代洪熙元年(1425年)南太仆寺卿赵次进重修醉翁亭时,重建了早已毁坏的二贤堂。1426年,内阁首辅杨士奇有《重建醉翁亭记》,说“亭后作堂,祀(欧阳)公及王元之”,我想当然地认为,那时候的二贤堂就是在我们现在看到的位置,当然经过多次重修。孙存的文章告诉我,位置有变化。
孙存的文章写于嘉靖年间。一百多年了,那时二贤堂还在,门内还有屏风。二贤有木主,没有龛,当然也没有画像、雕像。游人也常来,但许多“游人宴集于堂中,觥筹交错,起坐喧哗”,在二贤堂内举行宴会,“杯盘余沥,狼藉几案”。孙存认为,这是对二贤的不敬,耿耿于怀。嘉靖乙巳年(1545年)夏,江西贵溪人毕竟容(字仁叔)由朝廷职方郎中被贬至滁任太守。八月,他去醉翁亭祭祀二贤,认为地方狭隘,同孙存商量。孙存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向后移,改建在山根,由散官陶瑞主管这个工程。陶瑞按照毕竟容的主张,挖去几丈山坡,采木伐石,“辟山数仞而亭其上”,靠山建起了二贤堂。这大约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模样,紧靠山崖,嵌进山体,左边还有上山的小路盘旋围绕。堂前的山石路面上,还有几个洞,那是不是旧二贤堂柱子的基础呢?
新修的二贤堂,设了木主,有龛保护。屋内比地面高,须登台阶而上,山水进不了屋。这样一来,游人敬仰先贤,不敢再在堂内聚餐,保持了二贤堂是庄严。
二贤堂修好以后,孙存写了这篇《二贤祠记》,并且写了迎神、享神、送神三首词附在文后。这在他的文章里,也是罕见的。那时,他56岁,退休在家。
2024.10.8  19点

发表于 2024-10-25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