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门月城外,跨南湖的是保生桥。这是从南门进出城的唯一通道。民国时期,大桥处垫上土,桥变成了路,两侧还有人盖房居住。2010年,挖去道路,重建保生桥,打通南湖东西湖水,恢复了明清时期的模样。不过,当年的城外如今已是城市中心了。它不仅交通繁忙,还是滁城人游乐的场所,过年特别热闹,几十年来,每年元宵节的灯会,都会在这里举行。
保生桥西,城外有滁阳驿,那是朝廷接待来往官员的地方。在保生桥同滁阳驿之间还有一座小桥,明代叫迎恩桥。到清代,改名为马神庙左桥。再向西,太仆寺西,有一座龙阳桥,《滁阳志》说,它是成化年间(1645—1487年)南太仆寺卿方汉建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去探访龙池路过那里。当时那里有座水泥厂,厂西边,一条清澈的溪水哗哗流淌,大约有两三米宽。对岸有两位妇女洗衣服,“乓乓乓”,棒槌一下一下有节奏地敲打衣服。溪水里有几块露出水面的青石,我是踏着那些青石过去的。这里的流水不小,古人在这里修桥,是完全可能的。这里的溪水,大约是明光路两侧的溪水上游,一直向东流入清流河。
再向西南是龙池,即柏子潭。潭水前也有一座桥,叫龙潭桥。如今太仆寺大门前也有一座漂亮的石桥,龙潭桥的名字可以给它用。
醉翁亭大门东,有薛老桥。估计智仙为欧阳修建造醉翁亭的时候,就建有这座桥了,而且是石桥。宋代诗人韦骧《琅邪三十二咏·薛老桥》:“流泉渟处阔,跨石石桥横。题柱无踪迹,茫然薛老名。”说的就是石桥。每个去醉翁亭游玩的人,谁没有走过薛老桥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