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安徽移动滁州分公司(以下简称“滁州移动”)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把数字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方向,推动数字技术和农业生产、农村治理、农村特色相结,在皖东大地的田野上谱写乡村振兴的数智新篇章。
“基础网络”乡村振兴“新通道”
滁州移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网络保障。通过增设基站、优化网络覆盖等方式,确保在广袤的田野上,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享受到高速、稳定的5G网络服务。截止6月,2024年在农村区域新增477个5G站点、4.1万户宽带覆盖,新建1个汇聚机房,铺设500公里光缆。完成219个乡镇、村委会的先锋在线平台接入。同时发动员工积极参与央企兴农消费帮扶周等活动,近年来,通过食堂采购、员工团购、工会福利等方式购买全国832县农产品126.97万元;积极动员合作伙伴购买832县21.7万元。
加快推进5G乡村网络建设
“5G技术”智慧农业“新帮手”
滁州移动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数智”举措,在滁州市南谯区施集镇,搭建的“5G+智慧大棚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数据分析,对大棚内的农作物实施智能化的管理,实现精准施肥、灌溉、通风等作业,不仅有效节约水资源和肥料,更能提高产量和质量。智慧大棚种植出来的水果、植菜,品质高、口感佳,客户争相订购,农户收入也直线上升。
在明光市石坝镇的水蜜桃种植园里,每颗水蜜桃都居住在精致的“小房间”中,散发着诱人的清甜香气。得益于移动的“5G+千里眼”,上百亩的水蜜桃迎来了丰收盛景。“移动科技助力不仅确保了水蜜桃的卓越品质,也让消费者购买时更加放心。”张大爷笑着说。在销售环节,依托移动5G网络,优质的鲜桃直入“云”端,为果农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实现了丰收又增收的愿景!
施集镇搭建“5G+”智慧大棚控制系统
“数字平台”乡村治理“新画卷”
如何进一步做好村务公开、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这是一直以来困扰定远县三和集镇村王书记的难题。在使用了安徽移动数字乡村平台后,村务管理的效率大大提升。据王书记介绍说“通过数字乡村平台,在村委会的视频监控大屏上,村里几乎每一个角落都尽收眼底,就连进村的外来人员和车辆车牌号,也能看得清,这对现阶段的疫情防控非常有用。无须花费大量人力,就能远程管理进出车辆以及人员流动情况;还能通过‘喊话’功能及时给村民下发通知,工作起来非常高效。通过平台,外出务工的村民,可以随时随地详细查看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内容,村里的一个个项目、一笔笔资金、一件件事务,记录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村民对我们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了”。
数字乡村治理平台
“网络直播”农民增收“新农具”
滁州移动强化“数商兴农”。加强数字技术应用,提升乡土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能力,大力发展乡村农产品网络销售,还促进了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椒县马厂镇,有多家葡萄种植户,种植葡萄品种丰富,移动志愿者通过5G直播,将乡村葡萄迅速获得关注和传播,消费者可以通过直播实时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品质特点等,增加购买的信心和兴趣,为乡村葡萄销售提供了新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移动网络直播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滁州移动志愿者助农直播
随着5G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滁州移动将始终坚守红色通信初心,用数智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
广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