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3-14 08: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很正常啊。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中国现有的婚姻两性择偶观念还是和以前差不多,但也有点变化。
多数男的向下找,方便控制;多数女的向上找,慕强心理和阶级跃迁,毕竟有部分女性会将结婚视作第二次“投胎”。
父母那个年代多数普通家庭物质条件较为贫乏,抱团取暖很正常,所以当时结婚的最大功能是改善物质条件。现在这个时代,贫富差距分化巨大,有的人永远赚不到认知之外的钱,中产阶级乃至以上的无论男女,一个人的收入多数情况下是完全可以自食其力的,那么婚姻功能就弱化了。这部分人群择偶往往也很慎重,不会让自己的阶级滑坡,生活质量下降。这种意识形态随着互联网多媒体传播,会慢慢影响普通阶层的单身人群,于是会看到,先是北上广、再是苏杭南,最后慢慢到三四线城市,影响是层层递进的且有滞后期的。
另外,一线(包括新一线)城市会给新来的外地人一种繁华的错觉,“周边人都不急我急干嘛?”很少会有人点拨他们,多数本地的土著才会有不急的资本,家里父母多数择偶会优先考虑本地的,地域保护主义,保证自己阶级不滑坡,那么当炮灰的只有那些在外漂泊背井离乡无经济实力无背景无高学历的办公室打工族男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