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3859字,预计阅读12分钟)
去年4月发表《我在滁城三十年》第八话《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我在滁城三十年》第八话《没去南 ,那时候徐思思讲这句话,王陈和杨家宝就像个傻子,因为他两还没来得及看灯会,灯会就消失了二十六年。没曾想到,群众的呼唤仿佛有了回应,今年很多人就已经圆了看南湖灯会的念想,多了个去处。

徐思思也不例外,正月十五,去南湖凑了个热闹。只是2006年的春节,徐思思是和孙子悠、程晨、王禾木、杨家宝、王陈一起去南湖聚会游玩,今年是徐思思一个人去的。
去年徐思思还说如果滁城南湖再次举办灯会,一定会邀请另外五叶草相聚赏灯游玩,但说归说,做归做,徐思思没有邀请,因为许久不联系的人,很久不相见的人,从前的情谊被时间和距离冲淡了许多。就像今年春晚单依纯和海来阿木《不如见一面》这首歌中唱的一样:“都说靠时间遗忘的人,经不住见面再次寒暄。”如果说南湖灯会恢复举办是遗憾的弥补,那六叶草不能像从前那样相聚就是另外一种遗憾。
徐思思开车进城,经过了新华书店,车子便无法前行,原来是被交通管制了。徐思思忽视了滁城人的热情,忽视了挤压在滁城人们心中的愿望,原来大家都和徐思思一样,希望正月十五有个地方,能够三两好友,亦或举家前往,游玩赏灯,赏心悦目。
徐思思把车停好,便步行前往。此时的南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映入眼帘的是挂满《醉翁亭记》诗句的火树银花,格外亮眼。由于前两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在白雪的映衬下,整个南湖别有一番风味。有各种可供观赏的灯,有各种叫卖的玩具灯,有烟花和打铁花表演,还有特色小吃。在各种颜色的灯光照耀下,湖边汇集了很多人,像极了小时候的南湖灯会,杨家宝说他在来安,那边的人都会来看灯。
南湖上是一座大桥,连接老城区和新城区的主要通道,相传明朝这里就有一座桥,名叫保生桥,所以后来新建的这座桥就叫保生桥。保生桥上人很多,像极了西湖苏堤,因为徐思思很久没有见过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地方容纳这么多人的场景了,仿佛整个滁城都万人空巷了。距官方报道2月10日正式亮灯,到2月14日晚,累计人流量就超过了20万,如果算上正月十五元宵节,估计人流量说万人空巷也不为过吧。

2012年元旦,在程晨的邀请下,徐思思前往杭州游玩。只是程晨把徐思思要去杭州的消息告诉了南京的王陈,王陈得知徐思思要去杭州游玩,便问程晨:“我可以去玩吗?”
程晨跟徐思思和王陈认识是在初中的时候,刚认识的时候程晨不怎么爱说话,她一个月说的话可能都没有徐思思和孙子悠一天说得多,她大多时间是沉默不语,外面再热闹仿佛都与她无关。后来听别人说程晨是单亲,只有爸爸,至于妈妈怎么了,徐思思从来没有问过她。
因为徐思思听别人说,她妈妈好像在她很小的时候就不在了,自那以后,便从来没有问起这些事。
可能是因为性格,或者家庭等诸多因素,内向不爱说话的程晨一说起话来会有点口吃。但后来经过咨询医生,矫正治疗,减缓语速,加上徐思思和悠悠每天在她耳边的“发音训练”,后来她的口吃问题,在不紧张不激动的情况下,几乎不会被人发现。
即便口吃问题已经不会被人发现,但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大家都知道。由于六叶草这么多年的感情,面对王陈的问题,程晨自然不会拒绝,但面对王陈突如其来的三次告白,程晨是一一拒绝了。
第一次是初二的一个晚自习下课,杨家宝告诉徐思思,王陈今晚有大动作。
徐思思问杨家宝:“王陈今晚想干嘛?”
杨家宝:“具体我也不清楚。”
至于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王陈又做了什么,徐思思不得而知。只是在后来的八卦新闻中获悉,那个会爬桑树的王二,竟然向程晨告白,只是被惊慌失措的晨晨拒绝了。
王陈和程晨的缘起,恐怕还得从一个外号和一簇头发说起。王陈坐在程晨座位的后面,竟然将程晨的头发夹在厚厚的书里,程晨起身后,被夹掉了一簇头发。程晨哭了,王二被徐思思和孙子悠“教育”了一顿。从那以后,程晨就说王二调皮捣蛋像个猴子一样。
徐思思心想,可不就是个猴嘛。
从那以后程晨就直接称呼王陈——小猴子。
如果平时起个外号什么的也无可厚非,但一个女生天天称呼一个男生“小猴子”,时间久了,沟通频繁,难免显得有些暧昧。以至于徐思思和孙子悠都能看出来程晨和王陈的关系已经超出了普通的友谊,但又没有达到孙子悠和王禾木的关系程度。加上王陈性格活泼,爱好广泛,显得有些轻浮小孩子气。这也许就是程晨拒绝他的原因吧。
如果王陈不说,徐思思不知道,他现在还保留着程晨被夹掉的头发。掐指一算,快二十年了啊!程晨的新头发都长了一茬又一茬了。
王陈第二次被程晨拒绝,是在和徐思思一起去杭州游玩的时候。
程晨带着徐思思和王陈第一天上午游玩了来杭州游玩必去的地方——西湖。西湖很大,人很多,尤其是苏堤上人山人海,像极了南湖灯会保生桥上的场景,人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
徐思思站在苏堤上,西湖很大,风景很美,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到了杭州西湖,阳光洒落水面,犹如无数颗璀璨的钻石,闪烁着光芒;清澈的湖水,时不时能看见有鱼游来游去,自由自在;远处的山上坐落着望江亭,能够看见浩浩钱塘江水。
徐思思看到钱塘江想起,钱塘江上游是富春江,富春江的上游是新安江,新安江的上游是黄山市区的率水,那里便是安徽境内。皖南山美水美,徽文化气息浓厚,环境优美,后来徐思思在那里待了很久,一下子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以至于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徐思思都会前往游玩。
上午玩了西湖,中午逛了清河坊街区,吃了午饭,下午便坐车过了钱塘江大桥,到程晨学校逛了逛。经过钱塘江大桥的时候,正好遇到日落,黄昏的时候,天空被日落的色彩晕染成了金黄,倒映在钱塘江里,水天一色,长河落日,像极了一幅水彩画,让人心醉神迷。
只是这心醉神迷得场景很快就被王陈打破了。程晨带着徐思思和王陈在学校门口的一处夜市吃了晚饭,晚饭过后,程晨说:“思思,你和我到学校睡吧,我有一个室友正好不在,你睡我的床。”
徐思思:“好的。”
王陈笑着问道:“那我呢?”
程晨:“要不给你开个房吧!”
王陈:“不用破费啊,我去网吧包夜就行。”
徐思思:“那也行,你们俩在这等我,不要走,我去买三杯奶茶。”
等徐思思回来的时候,王陈已经不在,只剩程晨站在原地。
徐思思问道:“王陈人呢?”
程晨:“他有病吧!”
徐思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脸懵。
程晨:“我们走吧!”
徐思思:“好吧,只是我这多一杯奶茶给谁喝?”
程晨:“给我喝!”
回到程晨宿舍,程晨把多余的一杯奶茶给了室友,那天晚上徐思思和程晨聊了很多,回忆了初中的很多事情,回忆了“六叶子”的很多往事,也告诉徐思思,在徐思思去买奶茶的时候,王陈跟程晨表白,说能不能在一起。但程晨再一起拒绝了王陈,徐思思问程晨:“为什么呢?”
程晨:“我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很好的朋友,没想到现在会是这样。”
徐思思:“也许男女之间真的没有纯洁的友谊吧,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没有注意分寸,友谊就变了味。”
程晨:“那你说蓝颜知己真的存在吗?”
徐思思:“能够精神独立、灵魂平等的异性朋友不多,蓝颜知己是所谓独立于亲情、爱情和友情之外的第四类感情,可能是人们的虚伪表现,是情感上的一块遮羞布,不愿意接受彼此是爱情,又不愿意破坏彼此的友情。”
程晨:“不说了,睡觉!”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插曲,六叶草这么多年坚固的友谊好像有一点点被撼动,但大学四年的维系,并没有破坏彼此之间的联系和友谊。能够破坏在彼此之间心中的地位,是在大学毕业后,程晨通过多次相亲,认识了现在的老公。
突然结婚,在徐思思身边的朋友中,只有两个,一个是程晨,另一个是和男朋友从初中谈到大学,谈了七年,突然分手,然后被家人介绍,去了深圳,嫁了人。
可能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过这样一段时光,像极了陈奕迅在《人来人往》里讲的故事。
《人来人往》讲一个男主一直暗恋着女主,当然女主也知道,然而女主早已有对象。因此,两人之间的关系一直没有捅破,保持着朋友的关系。故事发生在女主升职的庆祝晚会上,狂欢过后,所有来宾都已散去,只剩男主和女主两人。在来宾面前,女主表现得很高兴,然而这都是女主一个人在演戏,而男主已有察觉。男主留意到女主的男友没有来参加今晚的晚会,于是问女主。女主借口称,男友有事忙,来不了......说着说着,女主因内心的伤心无法压抑,最终一人喝醉。
故事来到第二阶段,女主失恋了,也是意料之中的。女主伤心欲绝,去男主面前诉苦。男主很高兴女主能够来找他。但女主与他交谈的话题都是有关于另一个他。这令男主内心非常失望。他知道,女主此时来找他,纯粹是因为失恋后的寂寞,想找个人来陪。经历过这一段故事后,男主与女主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密友。两人的关系也逐渐在向前,最后变成了情侣关系。两个人相恋了。然而好景不长,因为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于是这种情侣关系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女主果断的选择分手,而对于男主来说,这是一份难以割舍的爱。于是他尝试用自己的一片苦心来维持这一段感情,但最终也没能够挽回。男主最后明白,对于她来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备胎。明白一切后的男主,想要忘记她,可这又谈何容易。曾经美好的画面一次又一次浮现眼前,这令他久久不能忘怀。于是男主独自去旅游散心,最后他明白一个道理——爱不追求永恒,只求曾经拥有。他知道,虽说没能留住自己爱的人,但至少他懂得了放手。故事到此结束,时光荏苒,人来人往。你我都是他人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情深缘浅,陪你走过这段路,便不再归来。

明白这些,徐思思便能理解自己,为啥说好的今年南湖灯会邀请六叶草再次相聚,但却没有。因为被时间遗忘的人和事,经不起再次见面寒暄。
我叫徐思思,我在滁城三十年。
你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