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438|回复: 1

逍遥散(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1.何为逍遥?

   《庄子逍遥游》注云:“如阳动冰消,虽耗不竭其本,舟行水摇,虽动不伤其内。譬之于医,消散其气郁,摇动其血郁,皆无伤乎正气也”。比喻太阳出来后,冰雪融化,但水气和水还存在,没有耗竭根本。舟行水摇船在河里走,水拍打着船往前走。虽然船被水拍打而往前进,但水不会伤到船的内部。两个比喻中所讲的冰雪的融化及船之前进,都是强调说这个过程当中,不伤正气,不伤根本,自在安详。

     逍遥散最早记载在《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文:“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服用》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

   逍遥散全方用药是

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       柴胡一两

茯苓一两     白术一两        炙甘草一两

生姜少许      薄荷少许。

逍遥散主要治疗的是肝郁血虚脾虚湿盛,教科书上只有肝郁血虚脾弱,湿盛是我自己在临床上自己总结的,不常见但是有。

2.临床上逍遥散证是怎样?

    由于气血不足,特别是肝血不足,出现血虚症状如“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翻译过来就是头晕昏沉,面色苍白,四肢倦怠,心烦心悸,总是给人急躁躁的,病恹恹,弱不禁风的第一印象。血不濡养加之脾虚就会出现肌肉酸疼,女人尤其是乳房后背疼痛,以酸痛为主。血虚到一定程度就伤及到根本即肝肾阴虚,出现五心烦躁,尤其手足心热,进一步严重则阴虚盗汗,每天下午日脯潮热。这时候就不能单纯用逍遥散了,舌头无胎、瘦薄用逍遥散加六味地黄丸或者丹栀逍遥丸。潮热严重,逍遥散就不能完全治疗了,需要用青蒿鳖甲煎联合清骨散把症状压下去,地黄丸化裁,一天交替使用。

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必然月经异常,月经先后期都有,伴有月经量少,经前腹部以胀痛为主兼有坠痛,乳房胀痛,情绪急躁。

逍遥散目前应用范围较广,明朝之前一直作为妇人产后血虚发热之专方,明代以后慢慢应用扩展。我个人觉得逍遥散是调和肝脾的第一方或是治疗肝郁脾虚开手方。

清代医学家陈修园在《女科要旨·调经门》提到“逍遥散”:“女子善怀,每多忧郁,此方解肝都也,而诸郁无不兼治。”

3.为什么教科书上面没有肝郁脾虚证血虚,我为什么加个湿胜?

我发现逍遥散证在临床上的舌头大部分呈现舌淡苔白,有时候是舌淡胖、胎白微腻。出现这种情况一般在茯苓、白术的基础上加健脾祛湿的药,如苍术、陈皮、山药、法半夏之类,少佐一点防风、羌活最好。

小便不通畅可加点桂枝、泽泻,效果较好也可以完带汤合上逍遥散一起使用,重用白术。

患者情绪焦虑尤其是伴有胸闷,可以少放点枳壳,取逍遥散合四逆散之功。时间较久可以联合血府逐瘀汤使用。

邓*凯

                                             2024年月1日10日

                                              青葛斋读书笔记

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发表于 2024-2-5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