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站太小了,什么时候扩建?”
“一到节假日高铁站里就人挤人,队伍都排外边去了。”
近年来,随着滁州经济飞速发展,原本的高铁站已经无法满足人民出行需求,要求滁州站扩建的呼声也是不绝于耳。
事实上,滁州站已经在扩建中了!
01、滁州站南广场于去年年底开工,距离现在将近一年了。
目前还在进行轨道部分的土地开垦,部分已平整并进行开钻打孔。站房还在建设中,工地有挖掘机和工人正在施工。
目前正在运行的滁州站为京沪高铁中间站,车站北侧设有站前广场,站前广场东、西分别为滁州汽车客运站、公交总站。现在沪渝蓉高铁引入滁州站,既有车场不变,在南侧新建沪渝蓉高铁车场,形成一站两场(京沪场、沪渝蓉场),两场间相邻到发线距离为 13m。沪渝蓉场按 2 台 6 线规模布置,预留高铁物流基地引入条件。随着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 ,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的京沪高铁与连接长三角和成渝的沪渝蓉高铁在滁州交汇 。
待滁州站南广场建成后,滁州将跻身京沪高铁、沪渝蓉高铁这两条我国南北东西交通大动脉的唯一交汇城市!02、滁州站是沪渝蓉高铁的重要组成,也是滁州城市发展轴上的重要标志性节点,新建南侧站房面积3.9万平方米,北侧远期以广场新建GTC为核心,联系老站、城际站、长途大巴站及公交站,结合匝道系统将整体站区打造成为“四位一体”超级枢纽综合体。南北站房整体采用“上进下出、多维分流”的原则。南侧设置100米宽的城市进站广厅,北侧增设通往新建站房的天桥及扶梯,缓解候车压力;远期则根据客流规模在广场中部设立GTC,将既有站候车厅从1300平方米扩大至6200平方米,提升候车体验。站房造型方案灵感来源于滁州传统建筑,醉翁亭的灵动轻巧和现代建筑的色彩及材料,通过大屋顶、柱廊、基座等传统建筑语言,采用建筑结构一体化、玻璃幕墙、金属屋面等现代建筑设计手法,形成韵律节奏鲜明的立面造型,寓意滁州“亭城”的名片,彰显了滁州门户的特点。室内设计以“绿庭绿谷”为概念,塑造多样化候车环境,南侧进站广厅两侧上下贯通的“绿谷”营造,改善了车站内部空间候乘环境,同时通过玻璃幕墙将自然光引入地下,提升客站整体空间环境;北侧以“绿庭”为核心,通过商业顶部绿化、中庭采光等手段,形成动静分离的进站、候车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