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扫一扫
8840
编辑组
近日,一名男性客户经微信向我行工作人员求助,称其家中的一个叔叔在某个网贷平台办理贷款,流程结束后将获得5万元的贷款。当进行到资金打款步骤时,系统显示因其所填写的银行卡号有误导致资金冻结,需客户将2.5万元(贷款金额的50%)作为认证金存入本人名下的银行卡进行解冻认证,完成后向其银行卡打款7.5万元,并保证其贷款金额不变。客户操作不好,遂向银行工作人员求助。
在了解了事情原委后告知客户,其叔叔正在遭受电信诈骗,要立即停止转账,防止资金遭受损失。但客户仍坚持认为其叔叔未曾遭遇电信诈骗,并向工作人员出示了贷款平台给其叔叔发送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文件”,其上称:“客户填写个人信息与实际不符,导致账户被冻结,与调查员无关。并表明客户存在骗取贷款嫌疑,若不能进行认证金缴纳和解冻处理,将通知法务部门进行处理,并联系其紧急联系人,必要时通知当地公安以骗取贷款罪对客户进行调查”。
诈骗份子利用客户急需用钱及对于国家检察机关敬畏心理,造成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导致其判断力出现偏差。
1、近年来,利用互联网科技实施诈骗的现象频出,诈骗分子手段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公民法律意识淡薄,认知存在盲区,以公安,监管总局等对客户进行恐吓,使客户在情绪慌张的情况下难以对诈骗分子进行正确的判断,从而导致出现资金损失。
2、贷款请在正规渠道办理,不要轻信网贷,在出现所谓资金冻结,缴纳认证金,保证金等字眼需要客户转账时,请擦亮双眼。并寻求专业人士帮助,谨防上当受骗。
3、广大金融消费者要进一步增强反诈防骗意识,遇到陌生电话自称为公检法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时,不可轻信对方,在与对方交流期间,只要对方提到转账、安全账户等与资金有关词汇,直接挂掉电话或拨打110报警。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宣
广告
举报
5万
琅琊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7 0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