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曲家。1928年2月出生在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石梁镇何庄村。
1941年春入新四军淮南联中。1942年调进淮南大众剧团。 194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华东(第三)野战军政治部文工二团、华东军区解放军剧院、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工作。历任团员、音乐组长、副股长、作曲、合唱队长兼指挥、副团长、前线歌舞团团长、艺术指导。1956年照片1951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干部进修班。
2013年9月21日中午12时因肺部感染在南京逝世,享年85岁

1942年冬天,新四军淮南大众剧团来到南京六合金牛山脚下演出。何仿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位艺人不仅吹拉弹唱是一把好手,更有一肚子的歌。于是便去拜访那位艺人。艺人很热情,问何仿有没有听过《鲜花调》。何仿摇了摇头。艺人说,这歌在道光年间就有人唱,蛮好听的。说着艺人拉着琴唱了起来。何仿一下子就被这首悠扬动听的《鲜花调》迷住了,他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不仅用简谱记下了这首歌,而且按照艺人的方法准确唱了出来。《鲜花调》虽然动听,但是有些粗糙。何仿考虑再三,对《鲜花调》进行了改编
1957年,何仿率合唱队到北京参加全军文艺会演,改编后的江苏民歌《茉莉花》一炮打响,不久被正式灌制成唱片,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
1959年,《茉莉花》正式走出国门,在维也纳歌剧院唱响。在这之前,何仿又对歌词作了修改,旋律上又进一步丰富,在维也纳演出受到高度赞赏。从此《茉莉花》一发不可收唱遍世界各地,还被收入了《世界名曲专辑》。
1997年6月30日午夜,在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开始之前,中国军乐队奏响了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茉莉花》;1999年12月19日午夜,《茉莉花》再次在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交接仪式现场奏响。2002年12月3日,在摩纳哥首都蒙特卡洛举行的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投票活动现场,中国代表团的申博宣传片中先后十多次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并以此征服了各国代表和国展局的官员。2004年8月19日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茉莉花》的旋律再次倾倒了全世界的观众。(位置内容整理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