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没想到第一项学习任务就是读《弟子规》。 孩子初入学,立规矩、明纪律是有必要的,但以这种封建糟粕作为现代教育的启蒙读物真的合适吗?
当然了,有些人不认为它是糟粕。但是,它绝不是经典著作,反对儿童读《弟子规》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退一步讲,只要不是公认的经典,就不应该让孩子去触碰,毕竟小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容轻视!
中国的现代教育家们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比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尚自然,展个性”等等,现代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独立人格。而《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是顺从,充满了封建奴化思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先辈们用非凡的勇气将这些封建糟粕碾碎于历史的车轮之下,难道我们还要开历史的倒车吗?
国家倡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但我们不能忽略了“优秀”二字。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应该坚持两个字:扬弃。我们既要旗帜鲜明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有勇气丢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小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多读一读李白、苏轼、袁枚等等历代诗人的诗词作品,甚至于《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从中去感受壮美奇丽的自然,感受天真烂漫的童趣,感受真挚纯洁的情谊,感受浪漫主义的气质,感受博大深邃的哲思,这些才有助于培养孩子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思维方式。
我们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传统不能完全丢弃,但我们更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是比封建礼教思想进步的理念,这是不争的事实。我是读着《新三字经》《中华三德歌》长大的,这些诞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启蒙读物,在思想性上一定是比《三字经》《弟子规》这些读物进步的。我们不能因为文绉绉的语言就判定其为经典,我们为儿童选择读物更应该注重的是其思想性,要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现在的很多小学幼儿园标榜传统文化的教学,以培育儒雅书生为理念,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能够明辨真伪,给孩子学习真正的经典,像《弟子规》这种有争议的著作姑且放一放,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浩如烟海,还抽不出几篇文字来取代这一千字吗?
笔者才疏学浅,上述言辞定有不妥,然不少专家学者对《弟子规》之毒害多有论述,望相关部门重视此事!教育之事,国之大计,须慎之,慎之,又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