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9|回复: 4

安徽主动跨省“入圈”借力发展 :格局打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28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江苏


8月25日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消息,安徽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既是推动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总部署,也是“任务书”“施工图”。


在推动长三角与中部地区都市圈联动发展方面,此次指导意见明确,安徽将加强合肥都市圈与上海大都市圈联通互动,主动对接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和功能疏解。深化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双圈联动”,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共同谋划一批区域重点合作项目。


同时,安徽还将加快建设链接长三角与中部地区的大通道大枢纽。着力打造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实现长三角与中部地区高效联通。支持合肥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培育芜湖、蚌埠、阜阳、安庆、黄山等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加快建设10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解读:曾几何时,一个“徽京”的名号让南京和合肥同时陷入尴尬,腹地之争的讨论不绝于耳。以南京都市圈为例,地跨苏皖两省,其中包括八个城市全域,安徽占了一半。

不只是南京,随着区域协同发展时代的到来,各地都市圈建设明显提速,有统计显示,安徽12个城市被南京、杭州、合肥、徐州4个都市圈“瓜分”,占据了全省16个地级市的三分之二。其中有的城市还同时加入2个以上都市圈。


也因此,合肥曾一度被诟病,和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较弱,辐射带动能级不足。但放在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来看,根据区域的不同情况,和周边发展比较好的区域加强合作,主动融入,不失为自身发展的一条捷径。

此前发布的《长三角地区人类发展进程报告(2010-2020)》就指出,长三角的快速发展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了周边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皖北、皖西、皖南地区的城市进步最快,缩小了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


主动融入跨省都市圈,安徽并非首次提出。除了此次提到的支持滁州、马鞍山、芜湖、宣城市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推动黄山、宣城、池州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借力发展,安徽此前还曾支持宿州、淮北深度融入徐州都市圈,推动省际毗邻地区探索一体化协同发展新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中部地区与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桥头堡,此次指导意见中还提出,安徽要强化与武汉、长株潭、郑州、南昌等都市圈及山西中部城市群协同发展,支持合肥、铜陵、安庆、六安参与长江中游三省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推动阜阳、亳州、宿州参与中原城市群内城市间合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原标题:主动跨省“入圈” 安徽:格局打开…




发表于 2023-8-28 09: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没有开放的发散性思维安徽难以上台阶。长期吸血填鸭式催肥省会的做法不可取,百花齐放才是春。副中心芜湖无论在中部还是江浙同类比较都不算差,只是受人口、空间局限总量上名不见经传,芜马铜合并大概率时间问题。滁州与南京主城最近但隔着一座山,似乎天然屏障。区位上与东南边比有短板,这几年开发大江北有正面呼应,但我们的毗邻区发展很不近人意。虽然滁宁城际自己先跑起来了,可线路走向迂回,对接不畅,实际功效有限。既然上面明确进一步融入南京都市圈,如何打通行政壁垒,在交通、人文、产业等通盘布局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考验地方执政者智慧。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28 10: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滁河南浦大桥什么时候开工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28 11: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主动出击,把握机会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28 13: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想问一下拿什么支持??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8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