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235|回复: 9

170多位院长、书记被查!医生枕边人投下反腐“深水炸弹”(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15 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IP未知

文/陶纯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撰稿员

核心提要:

1. 8月10日,一位网友“万紫千红的榴莲”发文爆料其医生丈夫长期利用职务之便,每年收取十余万回扣,婚内长期出轨,进行不正当经营。目前深圳市南山区卫健局已发布通告称介入调查,但被举报者在其医院主页显示仍有排班。

2. 近年来,数十位妻子在网络平台上举报医生老公收取药品回扣,且涉事金额不菲。这些案例中,医生丈夫均涉嫌婚内出轨,屡教不改,部分甚至抛妻弃子。目前,“妻子举报医生丈夫”类似事件部分得到了及时处理,但更多的仍未得到回应。

3. 部分医生会不惜损害患者健康,胡乱开药,从而向药企拿取回扣。医生和药企间因回扣形成的灰色利益关系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此次医疗反腐风波,已有17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大多涉嫌收取巨额回扣。当前,全国多地公布了针对医疗领域的反腐电话,这场医疗反腐风波仍在持续当中。

深圳整容医生遭妻子举报3罪行:年收回扣十几万还偷吃

本轮医疗风暴,正在“深水”爆破。而多名“枕边人”的举报,则让这轮风暴,变得更具爆炸性!

8月12日,深圳市南山区卫生健康局发布情况通报:“近日,网络出现有关南山医院整形科医生刘某的实名举报信。我局高度重视,纪检监察机构已介入调查。”据媒体报道,南山医院已取消了刘飞16号的排班。但凤凰网《CC情报局》探询,8月17日,刘飞仍有排班。暂不知南山区卫健局对他的调查,是否会影响他继续出诊。

引发这场风波的是他的妻子的实名举报。

8月10日,一名网友通过一个叫“万紫千红的榴莲”的帐号,发文实名举报,称自己是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南山医院)烧伤整形科副主任医师刘飞的妻子钱万宏,她爆料自己的丈夫涉及三个问题:1. 利用职务便利收敛病患者购物卡,贵重首饰,名茶名酒,利用职务便利收取药商代表现金等财物,每年药品回扣达十几万;2. 做为党员干部,私生活混乱,与护士求美者勾搭,出轨成瘾,刘飞在08年研究生实习期与已婚护士,长期保持不正当男女关系;3. 未备案注册登记医疗机构走穴捞金。

暂未知这位钱女士是否与刘飞已离婚或正在离婚期间,因其在举报信中提及“婚姻存续期间”。据知情者称,钱女士显然早就对他的出轨行为不满,并搜集了大量证据,她在举报信中要求:“请求上级领导开除其党籍......铲除医疗败类,本人将积极配合调查工作,提供灰色收入原件及出轨移动硬盘!”

这些证据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婚内多次出轨,有着出轨的移动硬盘,估计之前曾被发现有过所谓的忏悔,这些都留下了证据。而可能让刘某付出代价的,则是灰色收入原件,以及“利用职务便利收取药商代表现金等财物,每年药品回扣达十几万”的证据等。

目前“万紫千红的榴莲”的帐号在各平台已无法找到,但这封举报信则象深水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在这个风口浪尖上,这种举报一般都会引发比较大的重视。而导火索则是让妻子深恶痛绝的出轨行为。 妻子举报丈夫,不仅仅是离婚和分割家产,更是准备鱼死网破,从这封举报信的条理性来看,估计已准备好了各种实质性的证据,力求一击即中,进行报复。

近年来,举报医生丈夫收受药品回扣情况,似乎正在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反腐现象。据统计,这三年来已先后有十多位妻子以各种形式实名举报自己的医生老公,而这些医生,已有多人因此受到处理。而有些举报,则随着官方一句介入调查,而无声无息。

这些医生正在为出轨付出代价:多名妻子先后举报医生老公收取药品回扣

一个在三年前举报自己的医生丈夫季锋的旧案,再被重提。

据媒体报道,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在职医生季峰,2019年被妻子实名举报,她向媒体提供了一份药品清单,详细地列出病人名字、病案号、厂家、药品、季某科室名字,包括用了几支药,每支多少钱。

她在爆料中称,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家中发现了丈夫收受回扣的清单,得知了其长期收受医药代表回扣的情况。“每月下旬,医药代表统计好金额,把现金及药品回扣清单装进信封交给季锋,一个月能达到一万多元至两万多元。”

这位署名白雪的举报人还提供了自己与季峰的结婚证书,确认双方为夫妻关系,于2011年结婚。

此外,白雪还展示了大量信封。其中一个黄色信封上写着:“季老师:转化糖:60×18=1080。”与该信封相似,另有多个信封封口处,均将药品名称标出并标出数字,还有“季老师”或季锋的名字标明。

对于自己举报丈夫的动机,白雪直言系丈夫出轨并要求自己与其离婚 ,已将他诉至法院。“在我生病期间,他将我微信拉黑,不辞而别去了美国,2016年整整一年毫无音讯,回国后也不回家,而是直接起诉我离婚。”

但这一说法未得到季锋的证实。

对于季锋涉嫌收受医药代表回扣一事,郑州大学纪委工作人员告诉媒体,此事正在调查过程中。

但这一调查至今未看到公开的回应。

季峰之后,2020年12月6日,一封《实名举报郑州大学第一附院呼吸二科主任王静严重违法犯罪》的实名举报信在网上流传。文中列举了王静“大肆受贿、偷税漏税、非法放贷、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几大罪证,并附上银行流水、交易文书等证据。举报她的不是老公,而是一位医药代表张某。

今年4月,据媒体报道,针对郑大一的实名举报在近些年层出不穷,上述个案事件最终不了了之。一位知情人士称,“最后都由院方出面摆平”。

妻子们举报医生丈夫,大多集中在收取医药公司巨额回扣这个潜规则上,但导火索则是出轨,或者感情破裂,而成为这些妻子报复丈夫的重要武器。她们在与医生丈夫共同生活期间的每一笔收入,几乎都了如指掌,一旦翻脸,当年的账目就成为了炸弹。

妻子们做为弱势群体,在举报上并不限于写信,而是借助抖音等平台,录视频进行举报,以求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引发相关部门关注。

2022年就有三例举报通过视频平台,举报自己的医生丈夫。

去年3月,河北石家庄一女子发视频实名举报其丈夫,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医生吴某某利用职务之便收取礼品和大额回扣。其在婚姻中包养小三,为小三购置价值几百万房产车辆,且与小三勾结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对一双儿女不管不顾。

同月,重庆一女护士实名举报自己的医生丈夫、巴南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治医师贺某存在婚内出轨医药代表并进行权色交易的违反违纪行为,同时该女子表示自己的丈夫贺某还长期收受医药代表的回扣,并存在收入来路不明等问题,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调查。

去年4月,宁夏银川一名女子实名举报其丈夫宁夏医科大学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王某某收取医药代表回扣、倒卖药品,并称其丈夫在婚内与多位医院员工保持不正当关系,并实施家暴。该女子在举报视频中称丈夫王某某长期倒卖药品、私刻公章、出售假病历、诈骗医保并在婚内出轨,她还表示王某某婚内买房买车拿自己娘家160多万,不让其见孩子。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反应及时,很快发出如下通报。

这些举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医生丈夫婚内出轨,屡教不改,最后甚至要抛妻离婚,妻子忍无可忍,实名举报。并都可拿出实际的有效证据。

医药回扣是什么?它会成为违法违规的依据吗?

在上述这些妻子举报医生丈夫的信中,一个重要的信息表明,大多涉及收取药品回扣。

那么药品回扣究竟什么?据了解,所谓的回扣就是卖家给买家返还的费用;药品回扣实际上有两种:一是医院的药品采购人员可能会拿的回扣,这与商场采购员拿销售提成的性质一样;二是医生拿的回扣,医生并没有参与药品的采购,但是在卖药,因此医生从药企拿到的回扣是卖药的佣金;并且,医院药品采购员拿回扣主要损害的是医院的利润,但是医生拿回扣就会激励其多开药,这不仅损害患者的钱包,还会损害患者的健康。

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梳理,仅今年就有29家药企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了50%。在诸多药品推广方式之中,作为“公开的秘密”,给回扣是最直接的方式。简单理解就是,为了推动医生处方,企业变着法送钱。它是最典型的利益输送和权钱交易。

而这次反腐风暴重点关注的就是收取医药回扣、贪污、收贿等。据网传的一份北京卫健委要求实名或匿名退回受贿金的文件表明,医药回扣就包括在内,只不过这份文件的用词较委婉而已。

自7月底,十部门联合部署开展为期1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以来, 这场力度空前的医药领域反腐风暴已经席卷全国。

截止8月14日, 全国至少已有170多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大多涉巨额回扣以及贪污、受贿等。

据《中国纪检监察》杂志披露,普洱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文俊和副院长杨文红以3520万元买入进口价1500万元的放疗用直线加速器,一次吃掉了1600万元的回扣。

而在这些落马的医院院长中,据说就有不少人源于妻子的举报。

“收药品回扣”往往导致过度医疗以及开大处方,而这已损害到病人的基本权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妻子举报丈夫,也并非出于义举,而仅仅因为其丈夫“出轨并要求自己与其离婚”,才通过举报来复仇。

这些妻子举报丈夫“收取药品回扣”一事,希望不仅是医院内自查,而理应由纪检部门出面,并对这些举报给一个公正的处理。据了解,这些公开举报的信息,目前有下文,得到处理的仅占一小部分,大多数并没有得到处理。

截至8月14日,北京、重庆、山西、海南、云南、四川、福建、内蒙古、宁夏等地相继公布了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举报电话和邮箱,多地已接到举报电话。

希望医生这个职业,能在这次的风暴中得到洗涤。




发表于 2023-8-15 20: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三年把钱嚯嚯,现在这些东西正好背全责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16 07: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当年没有这帮狗屁"医二代""官二代"我也不会生病。都他**一帮畜牲不如的东西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15 08: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死了张屠夫也不会吃带毛的猪。真以为中国缺医生啊,每年那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呢
收起回复本楼
爱@女册册 : 刚毕业就能主刀?没个10年培养能成为主治医师?说到底,国家给的医护工资低,对普通人的医疗投入太少。
2023-8-15 09:27 来自安徽 回复
我来人间凑数的 回复 爱@女册册 : 给再多都没用,普通人去医院要做什么检查吃什么药做不做手术都是医生说了算,提供检查药物手术服务的也是医生,需求方和供货方都是医生,看良心把关监督的事在几百万的群体里能有什么效果,再加上国家的医保费用报销制度,花的不是医生的钱也不是病人的钱,让医生在金钱面前抵御诱惑
2023-8-15 10:10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3-8-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反腐或致医疗系统崩溃?媒体:医药反腐步向“深水区”,一些怪论却沉渣泛起



医药领域反腐持续深入。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80多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多家医药企业的董事长被带走,至少20省份纪委监委就医药反腐问题发声。

不过,就在医药反腐大快人心之际,一些怪论却沉渣泛起,需要仔细甄别。

绝不能让“医疗系统崩溃论”动摇反腐决心

例如,网上近来也出现了一些声音,比如一张网传截图显示,据称是某三甲医院院长的人士称:“这次医疗反腐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家医疗系统全线崩溃。”此外,还有人担心反腐会导致医院人人自危,最终受伤害的是患者。

红星新闻8月14日就刊发评论员文章《别让“崩溃论”绑架医药反腐》指出,针对这一轮医药反腐,有赞同也有担忧,实属正常。对医药反腐说不,抑或担心可能导致医院无法正常运转,倒未必是反对反腐,更不等于“处心积虑为医疗腐败分子开脱罪责”。但是,所谓的“反腐可能导致医疗系统全线崩溃”,则显然是夸大其词,经不起推敲。如果一反腐,医疗系统就崩溃,那么这个医疗系统也太脆弱了。如此“脆弱”的系统,又怎可能一直支撑着全国这么多人看病求医。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全国公立医院11804个,民营医院24766个。根据统计,截至8月12日今年全国至少已有176位医院院长、书记被查。如此比例,怎么就能导致我国医疗系统全线崩溃?

抛出“崩溃论”的言论还称:“被抓的除了院长,其他的都是各科室主任,包括有些院长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一个专家最少需要国家培养30年以上。把技术好的医生、主任、院长都抓完了,谁给老百姓看病呢?”这番话是为医疗系统崩溃找铺垫,同样荒谬得很。

红星新闻评论员文章认为,谁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如果确有医疗专家贪腐,当然应该被抓,不该有丝毫含糊。无论有多少光环,为医疗事业作出了多大贡献,只要违法乱纪就应被惩罚,这种常识理当不需要重申。专家这个称号不是护身符,资历深、医术高也不是逃脱惩罚的理由,绝不能让“医疗系统崩溃论”动摇反腐决心。

再者说,支撑医疗系统运转的是广大医生,他们是这个系统前行的沉默“底盘”,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兢兢业业,在医术医德上有所追求。而恰是这些人,他们无涉权力和腐败,努力做好分内事。有他们在,医疗系统就崩溃不了;有他们在,人们看病就能多一份安心。

这样的“崩溃论”经不起打量和审视,却在此时冒出来,值得警惕。如果任其谬种流传,则可能干扰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整治,乃至绑架医疗改革。此轮医药反腐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相信将推动医疗系统重塑,从而让人们更加受益。

这类肥了少数人、让多数人埋单的潜规则,迟早要废除

@侠客岛 微博8月11日也刊文认为,不管哪个领域,腐败都是见不得光、必须铲除的毒瘤。随着医药领域反腐走向深入,网上竟出现了某些怪论:有的说,要真彻查,大专家被抓了,让刚毕业的小年轻看病,患者放心吗?还有的说,这样搞下去,公立医院医生为自保都跑私立医院去了,以后还能指望在公立医院便宜看上病吗?

其实,这种论调似曾相识。十八大之后,中央掀起反腐风暴,当时就有怪腔怪调,称反腐反得太厉害了会影响经济,有人甚至说适度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些谬论一度还有市场。

事实究竟如何呢?最近广东省纪委监委刊发了一篇文章,文中提到,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院长罗勇落马后,被查出收取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砍掉回扣款和虚增的药物设备价格转嫁后,这家医院的人均就医成本下降了1400多元。

这是什么概念呢?公开数据显示,该医院每年光心血管病人就要接诊2万多人,全部科室接诊的病人数恐怕得翻好几倍。一个病人省1400元,一年能给病人和医保省多少钱?这个数字可不小。

@侠客岛 微博指出,羊毛出在羊身上。为啥一个出厂价三五元的药三转五转,到了病人手里敢卖上百元?刨除合理利润,里头有太多人从各环节中“食利”——药厂为了让自己的药有市场,送钱给医院,医院收了这家的药,就不让另一家的同类药进来。病人没有选择权,医生也被裹挟着开一些高回扣的药,最终是病人多花钱,医保多负担。这在一段时期里竟然成了业内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往小了说,这种潜规则损害的是某家医院、某个地区的整体生态。比如云南普洱,那个一台设备可以吃1600万元回扣的院长落马后,当地开展了专项警示教育和整改,数百名医务人员主动退赃。

往大了说,这种靠送回扣打开市场的做法,不仅涉嫌行贿罪,也严重损害市场公平。本来俩药效果差不多,只是价格有区别,甲公司送礼塞钱在医院打开销路,乙公司吃了闭门羹。不送钱打不开市场,这不逼着守法企业踩踏法律道德红线吗?

@侠客岛 微博认为,这类肥了少数人、让多数人埋单的潜规则,迟早要废除。打个比方,某地盛行买官卖官,明码标价,价高者得,局中人觉得挺“公平”,但对踏实干活的人公平吗?这难道不该查处吗?无论是政治腐败、金融腐败、能源腐败还是医疗腐败,说到底都是腐败。医者治病救人,祛除的是身体的病灶,对社会来说,医疗腐败这个毒瘤同样要剜除。

岂能用泰山之功,去抵泥涂之过?

也是在8月11日,澎湃新闻就已经刊文《马上评丨泰山之功怎抵泥涂之过》指出,有人杞忧了:医疗界反腐,会不会导致对整个群体的污名化?会不会激惹本就脆弱的医患关系?

澎湃新闻马上评文章认为,被打击的医疗腐败对象,和被表彰的为我们拼过命的良医以及在三年疫情中挺身而出的一线医护人员,并非同一群体。且看曝出的腐败案,怵目惊心,一台医疗器械,进口价1500万元,医院却花了3520万元,其间1600万元的回扣,被院长“吞”没。今年,已有168位院长、书记被查,平均一天“进去”一个。

腐败之严重、面积之广,超乎想象,不打击不足以平民愤。泰山自高,泥涂自浊,岂能用泰山之功,去抵泥涂之过?

但是,爬梳了一些网络议论,发现对医生行业被污名化的担忧,也不算多余,比如有的危言耸听:一个都别放跑,真过筛子,整个医疗系统就崩溃了;有分析称,反腐后,百姓看病成本将降低超50%以上;有的举例带量采购政策,“不少药品和医疗器械价格直接被砍掉80%、90%,本质就是,绕过院长主任受贿环节,让利给普通民众。”

梳理下来,反腐会让“看病贵、看病难”迎刃而解的观点低估了医疗系统改革的复杂性;不加分辨地攻击整个医疗行业,可能还会消解医疗反腐共识。因此,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申。

首先,反腐是为了杜绝腐败,营造不必腐、不敢腐、不能腐的环境。

为什么一些医院腐败如此嚣张?为什么“敢”,又为什么“能”?前者是个人贪欲膨胀,无法无天;后者是制度漏洞,大得惊人。堵住后者,才能管住前者。

其次,百姓看病难怎么破?抓了腐败的医生和院长,还要继续碰硬。以德治医、以法治医重要,加大医疗投入、培厚医疗保障、加快医疗改革,也不可或缺。

医疗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

当然,风暴之下,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央视网13日刊文指出,有人讲,现在医药代表都不敢进医院了;有人说,不少权威专家都被抓了;还有人担忧,精英医生都跑到私立医院去了。一时间,这样的声音似乎让人很焦虑,甚至有些人心惶惶。其实,并不意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和当年“反腐会影响经济”“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之类的歪理如出一辙。

重症就得下猛药。医疗领域要给自己“刮骨疗毒”,需要这样一场风暴,将那些多年来依附在医疗行业上的灰色利益链条铲下来,同时把纪律和规矩立起来、挺起来、严起来。

医疗反腐,不应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更需要关注和研究药品设备采购、医疗保险监管、公立医院补偿、医务人员薪酬待遇激励等一揽子问题,真正从制度、机制层面上完善监督、服务、保障体系,让医疗回归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本质和初心。

央视网文章认为,这些问题讲起来都不轻松,做起来就更不容易。腐败本来就是一个世界性、历史性难题,医疗腐败还有其特殊性,治理起来就更棘手。

一个基本现实是,医疗卫生是个高度专业化的行业,技术壁垒高,隐蔽性又强。莫说外行,就是“内行”,如果分属不同的业务领域,也往往有“隔山”之惑。就以医疗器械采买为例,招标单位负责人稍微改动个参数,就能把大部分厂商拒之门外,为“目标”厂商创造中标的条件,程序上还很难挑出毛病。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萝卜招聘”,可医疗领域这种操作,因为极高的技术门槛,一般人很难发现,发现了也不容易认定。

基于此,从方法论上而言,医疗反腐必须惩罚和预防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强化刑事制裁,得有霹雳之势、雷霆手段,形成高压态势;另一方面,要想办法改变医疗行业封闭现状,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交流,特别要把内部监督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内外结合,久久为功。

基于多方面的声音,中国新闻网8月14日就刊文提出了医药反腐风暴下的三个追问:

——当举报信满天飞,对于舆论关切的举报信息,尤其是那些大型医院、关键岗位的问题线索,相关部门还需及时查明事实,回应公众关切。医药领域反腐,不仅要有刮骨疗毒的勇气,也要有真刀真枪的手段和持续的高压态势,要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做到一视同仁,有一惩一,有二惩二。

——当针对医生群体的各种论调、传言四起,舆论要客观理性看待医药领域的“个例”与“整体”、“极个别”与“大多数”,尊医重卫的社会风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医药反腐,要让违法者受惩处,也不能让守法者吃亏。在保持反腐力度外,我们要关心的是,如何改革医院和医生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加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让从业者看到奔头。

——当“看病难、看病贵”年年提却年年有,治理医药领域的沉疴痼疾需要自我革命的反贪决心,更要标本兼治的改革智慧。要从制度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动医药分离,从制度上解决“以药养医”带来的问题,让利于民,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16 0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IP未知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16 1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反腐还看枕边人。庞大的纪检监察系统都看二胡的?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3-8-20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民不揪官不问?应被动变主动展开突破出击。。。才有清风拂面。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8 10: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