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342|回复: 1

紧急提醒!一颗即可致命!女子吃完后心跳骤停!滁州人千万不要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14 1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这次还好有惊无险

出院后我一定带头宣传免得大家跟我一样到ICU里走一遭”

 

浙江宁波的张女士怎么都没想到一盆海螺让她遭了不少罪……

 

女子吃了两大捧这种螺心脏骤停

张女士今年51岁,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


4日早上,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

 

“我之前也吃过几颗没出什么事儿,所以这次就多捞了些。”张女士回忆道


因海螺味道鲜美,两大捧海螺,一会儿就被她一个人吃完了


没想到,吃完1小时后,她就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逐渐麻木

 

 

患者家属提供的割香螺照片

 

家里人见状,急忙将她送到医院


得知张女士食用过自行捞捕的海螺,结合其症状考虑为中毒,急诊科医生立即启动急诊洗胃操作,以减少毒素吸收

 

在洗胃过程中,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


医护人员赶紧进行抢救,经过9分钟的心肺复苏后,张女士转入了ICU病房进一步治疗

 

警惕!一颗割香螺或致人于死地,在ICU治疗期间


根据患者家属提供照片,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


“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一颗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

 

浙江省宁海县第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经过数小时的抢救,张女士的症状得到了改善,目前已经完全清醒,准备转入普通病房,吃螺要注意辨别一旦发生误食,及时就医


造成,张女士中毒的割香螺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但由于其味道鲜美,仍有不少市民铤而走险。由于是自家海塘里捞的,加上之前少量食用并未出事,所以张女士心存侥幸。

 

陈启江提醒,每年都有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一旦发生误食,一定要及时就医,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图源:台州市场监管

 

其实,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据了解,织纹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螺身细长,形似圆锥体,尾部较尖且细长,大小如“指甲盖”一般,整体长1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螺肉呈淡黄色。其所含有的河豚毒素大约0.5毫克就会致人死亡,并且,靠家庭加热烹调不但不会起到“去毒”的作用,反而还会增加中毒风险。

图源:浙江法制报

 

每年的4-9月是织纹螺的旺汛期,也是织纹螺毒性最强的时期。

 

如何识别致命织纹螺?

 

外形特征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它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

中毒症状

每年夏季,都是织纹螺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口唇、舌尖及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国家卫生部已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但近年沿海地区仍频发因食用织纹螺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警方提醒

1.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2.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在任何季节购买、采捕、食用织纹螺。一旦误食织纹螺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3.消费者若发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的,应当及时拨打12345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每年端午前后

是这种螺生长成熟的时候

小小的织纹螺

却有这样大的毒性

平常一定要提高警惕

避免误食!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潮新闻、宁波晚报、浙江法制报等

 

发表于 2023-6-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8 22: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