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1418字,预计阅读6分钟)
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
显然,在我讲这句话时,王陈和杨家宝像个傻子,因为他两根本就还没来得及看南湖灯会,灯会就没有了。
2006年春节过年,我们六个人在南湖聚会,此时的南湖早已没有当年正月十五元宵灯会的氛围,我们也只是在护城河遗址公园、南湖路和环城路逛一逛。
即便是我在滁城生活三十年,也仅仅是在五六岁时去看过一次南湖灯会。那时候的人们没有智能手机,不流行上网购物,宅在家久了,能够出来走一走是极好的。

我还记得我和小伙伴们用废弃的酒盒子,在两侧挖了一个洞,里面放上一节蜡烛,拎着就往南湖跑,我和妈妈去看灯会的时候,人非常多,真的是人山人海。以至于我的酒盒子花灯被挤坏了,后来我哭着吵着闹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塑料花灯。
后来,好像就没有灯会了,但是那个塑料花灯,我玩了好几年,每年过年,都会把放在柜子顶上的那个花灯拿下来玩。
再后来每次去南湖玩,还能坐坐船,再后来,连船也坐不了了。
2006年春节过年,孙子悠、程晨、王陈、王禾木、杨家宝和我约着到南湖玩,这时的南湖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了,只有环城路边上一帮大妈大爷在下象棋,我们跑到湖心亭里,还请照相师傅帮我们拍了几张照片,现在只剩下一张王陈、王禾木和杨家宝的合影,还挂在我家的照片墙上。
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
因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上元节赏灯在中国已经有接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自汉武帝以来,便有元宵佳节,赏灯传统。即便是在滁城,元宵灯会也是历史悠久。
《滁州志》卷二《风俗》说:“届上元节,户户张灯,或间为烟火。童子或驾竹马、戴傀儡相惊诧。男女毕出观灯,……金鼓达曙,更五日乃已。”说明从前,滁城赏花灯、放烟火也是经常。
可惜近二十多年,滁城再也没有持续性办起来南湖灯会之类的灯会,即便有后来1912商业街区开业重启灯会的动作,亦或是花博园、太仆寺小规模赏花灯活动,但都不足以有万人空巷的盛世场景。

我想滁城三十年来,经济腾飞,文旅也不能落后,在淄博、蚌埠之后,滁城能不能打好滁州牌,做好亭文章,做几个能够撑得起场面的招牌文旅。而不是这里搞搞,那里弄弄,如果古城区南湖周边起不来,明湖、花博园什么公园弄再大的动作也无济于事。
因为文旅,文旅,首先是文化,其次是旅游。如果都没有文化,游客来到明湖边上,导游总不能介绍说“大家好!欢迎来到大美明湖,这里从前是块田”吧!
而古城遗址公园,南湖就不一样了。导游可以介绍宋太祖赵匡胤大战皇甫晖,可以介绍太守欧阳修琅琊游玩归来,滁人同游的场景,也可以介绍明太祖朱元璋如何打下龙兴之地滁州,成就明朝基业,等等。

(可点击放大观看)
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
如果古城能够恢复千年古城,赏灯、烟火等传统文化。以南湖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三条线,一条从天长路到南谯路到南湖,一条从太仆寺、丰乐亭到南湖,一条从遵阳街到南湖。天长路主打现代年轻赏灯,太仆寺主打烧香祈福赏灯,遵阳街主打古色古香赏灯。汇聚于南湖,在湖心亭小岛举行烟火表演。
我想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样的场景,一定很美吧!
大学毕业以后,我们六叶子再也没有聚齐过一次,如果哪天滁城有了这样一个赏灯、观火的好去处,我一定会邀约孙子悠、程晨、王陈、王禾木、杨家宝再游南湖。
因为,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
如果没去南湖看过灯,人生遗憾多一半,那么喜欢能够表白,爱能够说出来,那人生的遗憾应该会少一半吧!
我叫徐思思。
我在滁城三十年,你呢?
(未完待续…)

(王陈、王禾木和杨家宝于南湖湖心亭)
第七话 我们不是六叶子,我们是六叶子
http://bbs.0550.com/t-1421313-1-1.html
第九话 走遍亭城,只为与你相遇
http://bbs.0550.com/t-142163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