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房子的价格就摆在那里,几乎没有捡漏一说。但最近,一种动辄就可以七折买房、省下几十乃至上百万的小众买房方式开始走红——法拍房。
2017年,线上法拍交易起步,法拍房逐步进入大众视野。
Part 01
法拍房政策逐步紧收法拍房,即“法院强制执行拍卖的不动产”,当债务人无力履行借款合约或无法清偿债务时,债权人通过司法程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将债务人名下不动产进行拍卖,以拍卖所得款项来偿还债务。
早期,法拍房交易不受限购政策约束,同时法拍房通常相比市场价有一定折扣,且与二手房相比无需中介佣金,成为市场“捡漏”资产的渠道,获得较高关注度。
而近年来,政策逐步收紧:2013年起,广州、深圳、北京等部分重点城市陆续收紧法拍房限购政策。
2021年上半年,受房地产市场热度较高影响,上海、杭州等热点城市陆续收紧法拍房限购政策。
2021年12月,法拍房限购政策多方收紧,最高法出台规定,法拍房纳入各地房地产限购政策约束范围,受限购约束的竞买人不被允许参与法拍房竞拍。
相较于二手房等交易方式,法拍房的主要优势在于价格普遍存在折扣,但在法拍房交易中也存在一些隐性风险。
例如,在挂拍阶段,执行法院会同步展示房屋信息,但仍有许多重要信息未明确告知,包括房屋是否存在长租约、非法占用、无法落户等问题,需竞买者自行调查判断。
基于此,尽管法拍房关注度有所提高,流拍率却依然居高不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Part 02
全国法拍房挂拍量增长明显 受拍卖流程影响,同一标的物的不同拍次可能多次出现于拍卖平台,甚至出现于不同拍卖平台,易造成数量统计的失真。
疫情三年来,法拍房挂拍量出现增多趋势,受政策收紧、楼市下行等因素影响,2022年法拍房的市场成交量不升反降。
2022年全国法拍房共挂拍60.6万套(按标的物统计,同一标的物,跨平台跨拍次仅统计一次),同比增长35.7%;全年共成交11.8万套,同比下降14.9%,成交率降至不足20%。
但从各省挂拍量来看,2022年,全国整体挂拍量大幅增长,四川、广东、河南、江苏、重庆、广西、山东7省市挂拍量较高,均超3万套,其中四川、重庆两地挂拍量达6.6万套、3.2万套,同比增长超80%,增量较高。
楼叔统计,2022年滁州市区法拍房共成交150套,成交金额约1.2万亿元,最高一套达到了294万元;相较于2021年的78成交套数、4654万元成交金额,法拍房套数同比增长了超80%。
由于法拍房主要源自债务纠纷,法拍房挂拍量较高的城市多位于近年破产企业数量较多的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而东部沿海区域的长三角、珠三角核心城市整体经济活跃度高,虽破产中小企业量较多,但法拍房价值认可度仍较高,法拍房成交量、成交折价率相对较高。
Part 03
迟来的大利好在这么多年里,法拍房仅只能商业贷款,成为了整个行业共同遵守的基本准则。
但事实就是这么奇妙,在面对日渐下行的地产经济,以及近年来法拍房的暴增,致使整个市场远供过于求,流拍再变卖失败也成为了一种常态。
在此之间,现已有部分地区正尝试自该领域做出突破。
据最新消息,近日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与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共同举办签约仪式。其目的是通过共建的公积金司法合作机制,搭建“点对点”网络司法协助平台,以此为契机,共同确定在司法拍卖中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机制的实施细则。
那么就是意味着,南宁市后期将率先确认了法拍房可公积金贷款这一模式。
南宁市的率先试点并实施,相信不久的将来,全国各地涉及法拍房将皆可以公积金贷款。
毕竟涉及法拍房公积金贷款,其实并不难,仅只需要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与管辖法院的一个互通而已。而这无论是对房地产行业还是其他资产行业,都将是顶顶大利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