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为啥牙缝越来越大?
都知道,牙缝大了,先不说吃饭塞牙、说话漏风,就光是影响美观这点就足以令人头疼,无论是说话还是开口笑,都蛮尴尬的......
大多数人的大牙缝都是后天悄然出现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网上出现了各种甩锅: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这谣言传的多了,真相也就模糊了~ 难道真如大家想的那样,牙缝变大是洗牙、牙线or牙齿矫正造成的吗?接下来看博雅口腔医生给你科普吧~
实际上,牙线并不是普通的线,而是多纤维的尼龙纱线/丝线等材质,排列松散,延展性佳,当通过牙间隙的时候,牙线纤维呈扁平状散开,可以非常轻柔地通过牙间隙,并不会造成牙齿结构的损伤,更不会撑大牙缝。
而且,我们的牙齿有一定的生理动度,当细扁的牙线塞入两颗牙之间时,牙齿的生理动度可以缓冲这种外力,牙缝也不会一挤就大。 这样算来,牙线无过反有功!
还有一部分人是洗牙后,总觉得牙缝变大了,牙齿也松了,就开始怀疑是洗牙损伤了牙齿和牙龈。
但其实“罪魁祸首”是牙结石!
当你觉得洗牙后牙缝变大,是由于牙周炎症导致牙龈萎缩和牙根暴露,牙缝已经存在,牙缝平时有牙结石覆盖,所以感觉不到。
洗牙后,牙面以及牙齿间隙中的牙结石和软垢被清除,视觉上才会感觉牙缝变大了。
一般情况下,在6-12岁的替牙期出现牙齿稀疏、牙缝大的情况,多是由于颌骨发育不匹配而出现的暂时性间隙,在医学上被叫做“发育间隙”,属于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要是出现牙缝变大的其他情况,可以考虑是下面这些因素导致的~
1. 牙周疾病因素
是滴,又是这个“爱惹事”的牙周病,你以为的牙线和洗牙导致的牙缝变大,多多少少都是牙周炎在“作祟”~
正常健康的牙龈状况,在牙与牙之间填充着满满的牙龈。从剖面图来看,你会看见其实还是有一些小的缝隙存在,但是被牙龈和牙周组织支撑得很好。
但如果牙周出现炎症反应,就会导致牙周肿胀,炎症物质还会刺激到牙龈,导致不同程度的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长时间未得到有效治疗的话,牙齿间的“小三角”间隙会越来越显露,牙缝也会越变越宽。
*应对措施 针对牙周炎,可通过菌斑控制、洁牙、龈下刮治术、牙周上药、松牙固定术等治疗手段,达到控制菌斑、消除炎症、恢复牙周组织生理形态、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等目的,并通过后期良好的口腔护理来维持疗效,防止复发。
2. 邻面龋坏因素 除了易发的牙周疾病,还有一种龋病会让牙齿间的缝隙变大,Ta就是邻面龋。
顾名思义,邻面龋就是发生于两颗牙齿相邻部位的龋坏。邻面龋坏初期,一般不易察觉,等到明显时,细菌已经把牙齿腐蚀出一条缝隙了。
*应对措施 应对邻面龋导致的牙缝变大,需要先清除龋坏的牙体组织阻断龋坏进展,再通过补牙手段,使用树脂填充物将龋洞充填,并设法防止外界污染物进入,进而恢复患牙完整外形。
3.牙齿异常因素 正常情况下,我们拥有28-32颗恒牙,但有的宝宝换牙后,在上门牙的唇侧、中间或腭侧会多长出1-2个多生牙,严重影响正常恒牙的生长排列,导致上门牙间隙增宽。
或是有异常的埋伏牙出现在门牙根间,从而引起上门牙间隙过宽,这类情况需要经牙片检查确诊。
*应对措施 对于不明原因的异常大牙缝,建议及时到正规口腔门诊检查,确定是否为多生牙或埋伏牙,尽快治疗,以免影响后续恒牙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牙列不齐。
总之,大牙缝应对方式的选择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定,依据专业口腔医生的建议,选择树脂补牙、牙齿矫正或牙贴面等方式关缝。
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