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36|回复: 23

[内心独白] 尊重别人,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与素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27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昨天早上坐108路公交车去区政府开会,快到站的时候,在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让我很不愉快的事情,我是一名视障人士,也就是眼睛没有任何的视力,从外观上也能看出来眼睛有问题,本来一路上相安无事,可是我快到站的时候,坐在身旁的一个人看到了我眼睛的异常,然后就在那里连感叹带发问,什么小伙子长得这么好,可惜了,眼睛怎么坏的呀?我老妈陪着我在我身旁,然后她就和这人说了一下基本情况,这时候我的心里已经很不爽了,可是这人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另一个人又开口了,说的内容和前一个人说的如出一辙,也是连感叹在发问,而且声音还不小,那时候我估计把全车人的目光都给吸引过来了,那一刻我是真绷不住了,我来了一句,你们都挺爱吃瓜嘛!这时候车上完全安静下来了,那两个人也不再吱声了,车上的气氛显得格外的尴尬,但这种尴尬的气氛并不是我造成的,刚好这时车到站了,我老妈陪我下了车,老妈和我说不应该对人家那样,说人家没有恶意,我和老妈说,我对他们没有出言不逊,就已经够客气的了,也许他们没有恶意,让他们把别人的缺陷和伤口,作为自己的谈资,甚至是更多人的视线引向他们口中特定的人,在我看来这也绝非善意,虽然我可以用坦然的心态面对我的缺陷和不幸,但这并不代表别人可以肆无忌惮的用极其不尊重的方式,呈一时口舌之快,当着矬人,不说短话,是一个人最起码的修养道德与素质。
同情本是善良,可越来越多的人,让这种善良变了味,失了真。
同情不是强者
对弱者的居高临下
有人看见风吹热晒送货的快递小哥,烈日骄阳下吆喝的瓜农伯伯,夜幕降临时卖菜的白发奶奶,总是评论一番他们的工作和生活……
有人婚姻美满,碰上单亲妈妈,就想法设法到处给她张罗相亲,言之凿凿“女人一个人得多累……”
有人成双成对,遇见面不改色的失恋姑娘,为表同情,就一个劲地提醒,“渣男不要也罢”,一个劲地强调,“哭没关系的,哭出来会好过一点……”
更有甚者,一味地意淫、揣测、导演着别人的不幸,然后自以为是地同情别人。
面对努力生活的人们,有人不去尊重他们的独立坚强,反而只因为他们看起来不那么光鲜滋润,就脑补出他们的凄惨,意淫他们的需求,然后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同情他们。
这些人是不折不扣的“同情婊”。
他们对弱者或者困境中人的同情,实则是另一种形式的居高临下。无非是认为他们工作不好,过得不如他好,俯视的优越感油然而生。
鲁迅在杂文说过一句话:“有些人在更强者面前是羊,在弱者面前就变成狼。强者抽刀向弱者,弱者抽刀向更弱者”。
自以为是的同情犹如砒霜
尊重才是蜜糖
没错,这个世上,并非每个人都渴望同情,不管是处于低谷迷途中的人,还是有身体残疾的人。
因为接受同情,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脆弱和不幸。
在法国电影《触不可及》里,瘫痪在床的白人富翁菲利普炒掉了多位“同情”他的看护,唯独留下了做事毫不细心的黑人德希斯,就是因为德希斯常常忘记他是个残疾人。
很多人高举着同情弱势的大旗,认为他们的同情能够帮助弱势群体获得更加公平的对待,殊不知同情即是歧视的第一步,对于残疾人最大的尊重就是不把他当成残疾人。
《中国达人秀》上的马丽和翟孝伟,两人加起来只有三只胳膊三条腿,有人花10万元购买他们表演时的一幅画,被他们婉拒,他们说:
“我不需要怜悯,因为我是强者。”
南京市残疾人自强模范——何留,耳朵听不见,但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最后考上天津理工大学,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不需要怜悯,只需要一次同等竞争的机会”。
看过一位残疾人的自白:“我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怜悯,那是对我的不尊重和侮辱,我不觉得自己有多可怜,我无法适应别人向我投来的那种异样眼光。”
同理到那些你认为过得不好的人身上,他们不需要同情,他们也并不可怜,他们只是工作和你不一样,或者暂时低迷和彷徨,你和他们也没有不一样。
很多时候,他人不需要同情,他们要的不过是一份不打扰的尊重。
“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你自以为是的同情,在他人看来就是砒霜,而尊重才是真正的蜜糖。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变得理性,不要看到穷人就去可怜,看到弱者就去同情,这个社会不光需要同情心,最起码的理性和规则还是要有的。
只有人人都多一分尊重,少一分同情,世界才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发表于 2022-10-27 07: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素质不一,不能强求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08: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就想点个赞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感谢您的支持。
2022-10-27 08:08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08: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得接受现实,毕竟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高素质的人,有同理心的人。这种事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有切身的体会。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你说的后半句我基本认同,但我觉得接受现实和不被冒犯是两个概念的问题。
2022-10-27 08:07 来自安徽 回复
Masaki 回复 张可可 : 因为现实就是国人基本都是你说的那种素质,你不接受又能咋样,自己生气犯不着。
2022-10-27 08:28 来自安徽 回复
张可可 : 个人觉得国人的整体素质没你说的这么糟糕,这么多年来像遇到昨天那样的事情还是比较罕见的,至少我是经历的不多,这些年来见过的人,不在少数,去过的城市也不在少数,所以说总体来说,我觉得随着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这样的情况应该是越来越少。
2022-10-27 08:35 来自安徽 回复
Masaki 回复 张可可 : 多少是每个人的认知问题,不管多少,但凡遇到了,你也只能接受,不然你觉得你一两句话能改变一个人?
2022-10-27 09:12 来自安徽 回复
张可可 : 一两句话是改变不了社会的整体素质,但是至少可以发出我的声音,至少可以发出对好的文明现象的一种倡议。
2022-10-27 09:58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过好自己 不要生气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没生气,就是发出来和大家说一说聊一聊而已,感谢支持和理解。
2022-10-27 12:42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你是怎么码字的?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借助高科技的程序,可以和你们一样使用手机和电脑哈。
2022-10-27 12:41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浙江
感觉除了修养外,跟民情也有点关系。老一辈朴素的年代,集体氛围感强,张家李家的都没有秘密,那个时候也是有事大家一起帮的多。现在社会发展了,部分人还是喜欢触及他人隐私的打听,说起来讲究人情味,其实很多就是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说几句无关痛痒的关心话,新增了八卦的谈资。就像特别不理解很多人,明明和你不熟悉,问你婚姻家庭,甚至还问薪资的。你信不信,她回家肯定要和家里人说,今天坐车遇到个小伙子。。。。。。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是的,你说的这一点我也认同。
2022-10-27 16:13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15: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祝福你做个快乐的人!与世无争,爱心满满。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感谢祝福。
2022-10-27 16:11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2-10-27 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你没接触过e滁双雄,否则你就不会为了这些事情生气了。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收起回复本楼
张可可 : 是的,但谈不上什么生气,只是来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想。
2022-10-27 19:31 来自安徽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15 23: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