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N个班,时间安排的满满的,钢琴舞蹈画画滑冰跆拳道小提琴,自认为什么高雅就给孩子报什么,我遇到这样的家长还不是少数,但凡家里经济条件允许的,甚至咬牙允许的,都这么干,甚至觉得不会弹钢琴自己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真是搞笑。
在我看来,这些家长就像给孩子取“可心”“梓涵”“子轩”之类的名字一样,啥也不懂,自己就一普通人还要打肿脸充高雅。我也亲眼目睹多个这样累大的孩子,最后一事无成还叛逆的例子。所以,那些准备这么干的年轻家长们,请看完我这个过来人的帖子,再去安排你孩子的未来也不迟。
绝大部分孩子小时候都是很听话的,父母就是他们的天,为了取悦父母,他们甚至会假装喜爱,被迫数年如一日的做自己讨厌的事,你不要以为孩子没有城府喜不喜欢你都能看出来,他上你们安排的训练班,取得了一点进步也许会高兴,但真的是为了自己高兴吗?
很有可能是为了父母而高兴,他们陪着高兴而已,而父母看孩子高兴、以为他喜欢,就更加变本加厉的继续“培养”,然后进入了恶性循环。
我认识一个妈妈,小学就给她女儿补语数英三门文化课外加五种兴趣班,每个周末都带着女儿去南京找所谓高级的班“深造”,因为她父母超级强势的培养,小时候她特别乖,小学时候哪哪都优秀,全校顶尖,结果中学就被逼的太累,学习也不上心了,考了个普通高中,高中翅膀硬了叛逆了,直接半躺平了。学的那些兴趣班也都是半罐叮当,没有一个能成为赖以生存的技能或称得上优秀的。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就不要让他(她)那么累,关于小学阶段的各类培训班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初中以前千万不要补文化课,再差都不要补,小学语数英差问题绝对不在内容本身,而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心智上有问题,而且家长也可以辅导(要有耐心,孩子可能因为怕而头脑发晕,一加一都不会)。而兴趣班收益最大的就是练字,并不要练的多好,能够流畅工整写好中国字就行,另外琴棋书画舞等兴趣班都可以带他去尝试一下,告诉他:如果你自己非常想学,就告诉爸爸妈妈,否则不会给你报班,仅仅是带你感受一下而已,这样能从中找到他真正喜欢的,记住核心是他自己要学,而不是你们要他学。如果他半途而废又不想学了,告诉他这是你自己选的,学费已经交了,起码学完学费,而且事不过三,以后你如果经常这样,你将失去或部分失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力。
二是要养成阅读的习惯,一定要从孩子识字开始,就让他看书,并通过让他把书上的故事讲给父母听的方式,来引导他认真读书,父母也应该准备一些好的故事,讲给孩子听,这样你们在每日交换故事中建立情感、潜移默化的使他养成阅读习惯和培养叙述能力,他也会在讲故事给父母听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前提是他只要把故事讲的跟书上差不多,父母就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应付,要循序渐进,阅读量由少到多,内容由浅到深,一定要让他读的进去,如果习惯培养的好,四五六年级就能阅读名著了。
三是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不要有功利心,这很重要,以学钢琴为例,有的家长说:我让孩子练钢琴是希望他成为郎朗那样的钢琴家之类的,我说你做你的春秋大梦吧!那些几千万几亿人才出一个的,凭什么轮到你家孩子?再说了,你扪心自问,你有没有在几万人里面拔尖的技能?如果你几万人都超越不了,凭什么要求你的孩子超越几千万人?那又有家长说了,我让孩子学琴不指望他成大家,只希望培养他的艺术气质,我告诉你,这也是功利,孩子的相貌主要是是遗传,而气质靠的是成长环境,指望学琴培养气质,那要侵淫其中数十年方能显现,你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吗?初高中学业那么紧,你愿意冒着孩子考不上高中考不上二本的风险去培养那似有似无的所谓艺术气质吗?还有的家长说,我让孩子学琴是为了以后万一成绩不好艺考做准备,怎么说呢,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你花太多精力投入,很有可能顾此失彼,何况艺考也要看文化课成绩,除非颜值出众、艺术天赋很高的,否则不建议那么早考虑艺考,毕竟那条路卷的更厉害,因为数学学不好的孩子太多。
最后再啰嗦一点,小孩子,一定要带他玩,各种各样的玩,只要他喜欢的,但是手机别让他碰,精神毒品,可以带他下棋、组装有意思的玩具、教他魔方、出一些简单的智力题、带他旅游、教他做我们小时候做过的孩子间的游戏等等,他对哪个感兴趣,就进一步带他深入的玩,他对哪个没兴趣,就不要强迫他,引导他各种各样的玩,上到可观月球的天文望远镜,下到能见细胞的显微镜,哪个不比手机好玩?因为进了初中,就没时间玩了,我说带他玩,可不是为了啥,只是为了让他有一个愉快的童年,拥有一个压抑苦闷的童年还是充满乐趣的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有多大,你想想就知道了。
以上内容,是本人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本意是好的,如果能点醒几个糊涂的父母,解放几个可爱的孩子,那我就满足了,如果你不赞同我的观点,请滑走别喷我,你继续,反正我的有大量的活生生的孩子证明,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