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的傍晚,气温貌似没有下降的样子,倒也阻挡不了我陪朋友从斯亚酒店徒步登山的冲动。虽然离开了五年多,大街小巷如数家珍,每一处都有说不完的故事。顺着琅琊大道,一路向南,现代的高楼大厦遮挡住了西南诸峰,但楼宇的间隙中依稀可见那郁郁葱葱的影子。
从滁州学院门前转盘开始,就算真正的上坡路了,记得以前这条向山的路叫琅琊古道。如今路两旁笔直而又枝繁叶茂的白果树,貌似礼兵迎接着八方来客。虽是傍晚,来往的游人络绎不绝,分不清哪些是游客哪些是当地人,但是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和朋友介绍着当地的风土人情,不知不觉已到南门口,那座牌楼式的大门,端庄大气,古朴典雅,门头苏轼的题词更是让人看后心情舒畅。
跨过大门,林荫大道一下子让人觉得盛夏酷暑都已过往,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面和庭院角落,让人忍不住向往山里的景色。特意引导朋友从游客中心入口处出发,那里可以看到影壁上的《醉翁亭记》,一下子可以把人拉回一千年前。听着潺潺的水声,我们沿溪而上。两处潭水吸引大人和孩子们的目光,探头探脑的小乌龟着实可爱,成群结队的金鱼也毫不逊色。
通过一座石桥,一处平坦的树林间聚集了不少人,有在溪流中戏水的,在石条凳上小憩的,在“千年醉翁亭”石刻前留影的…一片欢声笑语。带着朋友看一看让泉碑刻,捧一捧清凉泉水,感受千年光阴岁月。只可惜,醉翁亭的核心景区早已关门,只能从斑驳的墙头看到“翼然”的亭角。
随着逐渐暗下来的天色,上山的人并未减少,大家的兴致也很盎然。记得20年前,也是这样的夏日和天色,提着一个行李包,独自顺着山路一路下山,那时就有一种仗行天下的感觉。峰回路转,穿蔚然生秀,过深秀湖,来到千年古刹琅琊寺下,沿山路拾阶而上,偶尔碰到打着手电下山的人们。山间的黑还不完全,稀疏的林间偶尔还能透过一点西边的光亮。大约走了六七百米,过一段最陡的台阶,一个偌大的院子来到跟前,“南天门”三个大字赫然印入眼帘。
穿过闸机,来到院子中间,眼前庞然的楼阁屹立在山顶,这就是传言中的琅琊阁吧!迫不及待的登上它的沿廊,一阵阵清凉的山风拂过身体,满身的疲劳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有一声声清脆的铃声,宛如悦耳的乐曲在山间回荡。山脚下万家灯火,尽现皖东名镇的繁华和现代气息。听游客说,琅琊阁还有夜景灯会点亮,满心期待,果不其然,在一阵欢呼和惊叹声中,琅琊阁犹如穿着盛装的少女亭亭玉立,美哉美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