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近年来,“非法集资”经常出现在各大报道中,涉案金额大、涉及人员多,让人触目惊心。非法集资手段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造成了财产损失。
近期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在当地人行的指导下,开展消费者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农民、务工人员、青少年、老年人和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学习掌握自身亟需的金融知识,合理选择与其自身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抑制盲目投资冲动和过度消费,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帮助其通过正当途径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不法分子往往运用四种常见手法进行非法集资。
1.许诺高额回报
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还本付息或给予其他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的本息或回报,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
2.编造虚假项目
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貌似合法经营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经常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3.虚假宣传造势
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4.利用亲情诱骗
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甚至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集资规模不断扩大。
如何才能有效防范非法集资?不妨牢记三个口诀:
1.四看
一看融资合法性,除了看是否取得企业营业执照,还要看是否取得国家金融管理部门的金融业务许可。二看宣传内容,看宣传中是否含有或暗示“有担保、无风险、高收益、稳赚不赔”等内容。三看经营模式,有没有实体项目,项目真实性、资金的投向去向、获取利润的方式等。四看参与集资主体,是不是主要面向老年人等特定群体。
2.三思
一思自己是否真正了解该公司、产品及市场行情。二思高额盈利是否符合市场规律。三思自身经济实力是否能够承受本金全额亏损的后果。
3.等一夜
遇到相关投资集资类宣传,一定要防止头脑发热,先征求家人的意见,过一夜再决定。不要盲目相信造势宣传、熟人介绍,不要被高利诱惑盲目投资。
中国银行滁州分行宣
投资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