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楼市神奇的一年。
铺天盖地的调控让大家措手不及,一个补丁接着另一个补丁,大大小小的城市都在调控这张密密麻麻的大网之内。
很多人看到这里,都说楼市不行了,低谷期来了,房价要跌了。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太过单纯还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你真的认为,这些动作都是针对楼市吗?国家的目的就是要“打倒楼市,让房价大跌”?
那是不可能的!
从长远看,地产行业作为支柱型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对财政的巨大贡献和上下游对就业的吸纳作用短时间内还找不到替代品。
而政策对于行业的态度,必然不是取缔而是监管,使其良性发展。
楼市经过系列整顿渐渐回归理性,再加上近期政策层面暖风频吹,我们有理由相信:
2022年的楼市,将会冰雪融化,大地回春。
4万亿元信贷投放开好头
最新消息,天量信贷来了:1月创纪录的近4万亿元信贷投放,给银行业今年的工作开了好头。这得益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支持“稳增长”,也是实体经济逐渐复苏的积极信号。
1月信贷投放重点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先进制造、普惠金融等领域。同时,在金融监管部门引导下,房地产融资渐次回归正常。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一波降价潮,国家开始“4万亿救市”;
2022年,“4万亿”又来了。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房地产全局性的问题,行业正处于一个痛苦折磨的阶段,但国家不会放任不管,预计2022年上半年这种情况会有所缓解。
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出台
就在这几天,一则房地产新闻刷屏。
消息称,全国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的意见已于今日出台。预售资金监管额度由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项目合同、工程造价等因素确定,当监管账户内资金达到监管额度后,超出额度的资金可由房企提取使用。
这个政策增强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的灵活性,加强了房企回款的流动性,进而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政策的底线是保交楼,保证在建项目都能按期交付,维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利好房企预售资金的循环,对于规范各地预售资金监管的操作、确保房企资金状况更加稳健具有积极的作用。
简单一句话,这对于现金流紧张的开发商来说是很大的利好,朋友圈里不少销售都在欢欣鼓舞地转发这则消息。
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成楼市新增长极
2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的通知》,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自本通知印发之日起,银行业金融机构向持有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发放的有关贷款不纳入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
“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是关于商业银行给房地产行业贷款的规定,也常被称为“两道红线”,它和此前限制房企融资增长的“三道红线”,一同构成了对当时楼市最强有力的调控。
如今,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贷款从中剔除,对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和推进是有利的,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以及投入使用,都是在保障“住有所居”,都是“稳房价的长效机制”中重要的一环。
最重要的是,保障性租赁住房相关贷款的剔除,也间接释放了商品房贷款的空间,原本因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挤占的部分贷款额度,将直接惠及商品房市场。
央行宣布下降5年期LPR
1月20日,央行公布最新LPR利率,其中:1年期LPR为3.7%,上月为3.8%,下降10基点5年期LPR为4.6%,上月为4.65%,下降5基点。
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影响最大的政策之一就是利率政策,本次5年期LPR降低,楼市迎来一大利好!
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于买房人来说,意味着房贷利率可能进一步下调,对于房企来说意义更大。
结 语
2022年的地产行业,方向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果把房地产行业比作一个弹簧,之前政策压得太紧了,接下来政策会“松一松”,让行业有所恢复。
房地产行业的本质也正在由过去为规模化目标努力,向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而努力转变。房地产行业,高速的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要走的是,稳定的品质化路线。
最后,你觉得今年滁州楼市走势如何?“金三银四”是否会如约而至?还是直接泡汤?欢迎留言,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