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849|回复: 8

[散文随笔] 祖国是我永远的挚爱—记滁州籍中科院陆元久院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30 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在战乱中辗转求学,继而远渡美国,最终冲破阻力回到祖国怀抱。他的足迹诉说着上世纪一代中国知识分子求索报国的曲折多艰。


他的愿望很简单:为中国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他的追求诠释着科学赋予人格的坦荡之美。


20世纪80年代,那些在出国潮中到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年轻人得知:曾有一位中国人在这里获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他让美国同行刮目相看。


他就是航天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2020年1月9日是陆元九院士百岁寿辰,让我们一起祝愿陆老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江淮之间的安徽滁州风光秀丽,这里距离古都南京近在咫尺,自古文化发达。陆元九于1920年1月9日出生在滁县一个教员家庭。陆元九的父亲作为中学数学教员,已是少有的知识分子。家庭给了陆元九良好的熏陶,他5岁入小学,11岁入安徽省立第八中学(现滁州中学)读初中。初中毕业后,陆元九考取了有名的江苏省立南京中学。
    1998年,陆元九去美国探亲,特意前去看望中学几何老师胡思齐的夫人胡师母。刚一进门,这位身高一米八而且还有腰病的老院士,弯下身躯,双膝跪地,对分别多年的师母说:“请师母大人受弟子一拜。”感人场面让人思之落泪。
    他的一生推动了我国惯性导航事业的跨域发展,也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10年前,在他九十华诞之际,他的学生们发来贺信,写道:“尽管我们现在都已年过古稀,但我们多想再在教室里听您讲述各种‘原理’。”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上世纪40年代中期,公费出国留学考试将举行的消息传来,陆元九不愿失去这次机会。他白天工作,晚上努力学习,最终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
陆元九被分配进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面临专业的选择。当时多数留学生根据国内的学习基础通常选择理论方面的专业。但陆元九觉得既然到了美国,就要学习一些新东西。
他看到在专业名录中有一个仪器学专业,这还从来没有听说过。经了解,这个专业是著名自动控制专家C·S·德雷伯教授开设的。
陆元九聪明刻苦,再加上他扎实的功底,成绩相当突出。在两年内,他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导师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十分喜爱。从1945年到1949年间,陆元九埋头学习,并担任助教,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1949年,大洋彼岸的陆元九迎来了两桩喜事:一是获得博士学位,二是与留美硕士、安徽同乡王焕葆喜结良缘。获得博士学位后,29岁的他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在导师的科研小组中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这时,新生的祖国百废待兴。陆元九知道,到了为祖国贡献本领的时候了。他一边工作,一边参加了进步组织,为回国作准备。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在20世纪50年代,惯性导航堪称世界一流技术。陆元九带着这一先进技术和炽热的爱国心回国了,准备大干一番。
当时,中国科学院正在筹建自动化所,国家分配在这方面有专长的陆元九到自动化所,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后任副所长,参加筹建和惯性导航技术的研究开发。那时陆元九除了总体规划,一些杂活也亲自过问。
在自己的祖国工作,再苦再累他都觉得是快乐。不久,陆元九还请他之后归国的留美人员杨嘉墀、屠善澄同到自动化所工作。陆元九对我国的自动化研究起了开拓性的作用。这期间,陆元九除进行工业生产自动化研究外,还主持了飞行器自动控制研究、稳定系统研究等,都取得了成果。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1-6-30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航天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我们滁州人必须知道他!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楼主| 发表于 2021-6-3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1964年,陆元九的著作《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上册)》出版。这是我国惯性技术方面最早的专著之一。此书一改过去著作都以力学的观点和方法进行论述的情况,采用自动控制的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了论述。这本书对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发表于 2021-6-30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7-24 02:3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