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些家长来说,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是个千古的难题。
其实学习数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根本不困难,那为什么孩子还是学不好数学呢?

我总结出三不重视,你看看中了几招:
一、不重视学生的日常口算练习
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
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差了一大截,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拿了满分,感到很高兴,觉得孩子已经学得特别好了,其实数学能力强不强,在三年级之前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个转折点的原因,因为三年级的计算才是真正的考验到学生的计算功底。
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做2分钟的口算,一开始,2分钟只能做完20道口算题,但是之后孩子会越来越快,正确率会越来越高!如果低年级不打好计算的基础,到了四五年级以后,小数、分数、方程都来了,这个时候更加觉得数学难学!
二、不重视思维锻炼
经常听到家长说,希望孩子锻炼思维,其实所谓的思维,不就是对一些难题或者一些想象的反映过程吗?
遇到难题或者困难,懂得去思考,并且反应快的孩子,我们就说他的思维很好,那么所谓的思维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
在遇到孩子不会的题目时,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告诉孩子思路,这是大忌。
家长一定不要直接给孩子提供思路,而是学会引导他独立的思考,充分调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从现有知识中汲取可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三、不重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自己经常吐槽:学数学有什么用?长大以后我又不想当数学家!到了大学幡然醒悟,很多学的东西,若不是往本专业钻研,也基本没啥用!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不用去学习,首先数学就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但是数学的出现,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所以在生活中,各位家长应该尽可能多对孩子提问:结合实际,结合课本,结合生活,让孩子思考,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