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确实有一定养胃作用,但也要看食用者的具体情况,以及食用方法正确与否。首先,蜂蜜是一种很好的食材,具有补中益气、润燥止咳、润肠通便、美容养颜、消炎杀菌等多种功效。中医常用蜂蜜治疗肺燥咳嗽、肠燥便秘、脾胃虚弱等问题。
从营养成分来看,蜂蜜富含糖分,每100克蜂蜜大约含有75克糖分,且主要为果糖、葡萄糖等单糖,因此甜度极高。除此之外,蜂蜜中还含有少量维生素、矿物元素、溶菌酶及黄酮类活性物质等。单从营养价值上看,蜂蜜并不是很出彩。
对于肠胃状态正常的人来说,每日少量食用蜂蜜,有助于维护肠胃功能,帮助改善食欲,预防便秘,还可以对心血管和肝脏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但对于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等胃病的人来说,则不建议多食蜂蜜,以免加重病情。
一般来说,少量喝点蜂蜜水,有助于促进消化,并且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伤害,从而起到养胃护胃作用。但因为蜂蜜中含有过高的简单糖分,多喝蜂蜜,反而会刺激胃酸大量分泌,进而成为胃黏膜的损伤因素,尤其是胃黏膜已经有溃疡、糜烂的人。
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蜂蜜的每日食用量不超过50克为宜,有胃病的人最好不要超过25克。此外,空腹喝蜂蜜是不提倡的,一般建议在饭后半小时到1.5小时饮用。如果是早餐起床喝蜂蜜,那么建议冲得淡一些,既能润肠通便,也避免刺激胃酸过多分泌。
此外,如果患有肝硬化、肝癌、胰腺炎、糖尿病等疾病,不建议服用蜂蜜,只会加重糖代谢障碍,引起相应脏器的损伤。蜂蜜中的果糖具有通便作用,如果是脾胃虚寒或者是容易腹泻的人,也不宜喝蜂蜜,以免加重拉肚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