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滁州|bbs.0550.com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7|回复: 1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从中医角度怎么看这句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9 0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安徽

0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有依据么?从中医角度怎么看这句话?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从小听到大的俗语是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中医认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就是阴阳渐生渐长的一个过程。


俗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饮食上,应该根据个人体质及时进补或者调整饮食结构,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节气,增强我们的体质,使我们不生病。


02我们都知道人的体温总是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36摄氏度左右,那么春天在衣服选择上应该注意什么?

根据中医理论阴阳平衡的原理,要应对自然界的温度变化,建议大家要根据每天的温差随时调整衣物的穿戴,及时增减衣服,不要嫌麻烦,最好带一件稍厚一些的外套,保证人体不受外界寒热的侵袭,保持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


03春天一到,北方好多爱美的女孩子便开始穿裙子、露腿,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捂”是不是还是有必要的?

从中医角度来看,“春捂”绝对是有必要的。春天主要是“防风”,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很多疾病都是因为先感受风邪而发病,比如感冒,无论是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所以,我建议大家在春季的时候要注意好防风,可以穿薄一些,但是不要裸露一些关节和皮肤,导致风邪的趁虚而入,要护住我们的周身,不要让风邪和寒邪进入我们的体内。


04俗话说秋冻并非人人适宜,对于老人、小孩需要注意什么?

“秋冻”应因人而异。因为“秋冻”是为了提高人们对逐渐变冷环境的耐受性,但如果个人的体质本来就弱,比如老人、小孩,那最好还是不要乱冻。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气温变化,阴阳转换可以使体内的阴阳失调,打破平衡而使人生病。


对于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防寒尤其重要,气温波动大,尤其要注意保护头、颈、腹、足这几个关键部位,并且“冻”的时间不宜过长,当气温下降到15摄氏度以下的时候,就不要再“冻”了。


05出现什么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春末夏初之时,温差还是比较大,空气乍冷乍热,而我们的身体还没有来得及适应这一过程,所以就容易造成体内阴阳失调,导致生病。我们可以按照节气的特点,调整衣、食、住、行:饮食上建议多吃应季果蔬,新鲜为宜;不要嫌麻烦,及时增减衣物;适当锻炼身体、谨慎起居,不要熬夜和睡懒觉;舒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的节气,增强我们的体质,保持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21-4-19 15: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安徽
温柔的蒲公英 发表于 2021-4-19 13:38
常识还要中医怎么看,春天还有冬天的余温要保暖,秋季要开始冻冻适应即将来临的冬天, ...

好吧
回复本楼 收起回复本楼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手机版|E滁州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110018 )

GMT+8, 2025-8-12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